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让蔡正元露真面目,他比“台独”危害更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2 18:41 1

摘要:今年11月8日,在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出席了统派举行的“白色恐怖秋祭大会”,追悼吴石等先烈。没想到她这一现身,直接让民进党破防,发言人指责其“敌我不分”;刚刚被大陆制裁的立委沈伯洋更是将调门拉到最高,怒斥其为“公然叛国”。

今年11月8日,在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出席了统派举行的“白色恐怖秋祭大会”,追悼吴石等先烈。没想到她这一现身,直接让民进党破防,发言人指责其“敌我不分”;刚刚被大陆制裁的立委沈伯洋更是将调门拉到最高,怒斥其为“公然叛国”。

可谁也没想到,除了这些党外的杂音之外,一直被视为岛内统派的蔡正元竟然“不小心”露出了真面目,这说明了什么?

面对郑丽文这次的选择,台北市长蒋万安的回应就很有水平,他强调应该纪念的是“保卫台湾的先辈”。这话没错,但又什么都没说,巧妙地将自己与马场町的“受难者”划开了一条安全距离。

而另一位地方诸侯,新北市长侯友宜则更进一步。他轻描淡写地表示,任何行为都需“符合法规”与“社会期待”。这句话的潜台词几乎是写在脸上了:郑丽文主席,你这么干,可能不太符合主流民意哦。

侯友宜的态度并不让人意外,这位2024年代表国民党参选领导人却最终败北的实力派,一直秉持着“务实亲美”的路线。就在11月1日,他还缺席了国民党全代会,不配合党务工作的记录早已不是新闻。

国民党的地方大员们,用一种“身份回避”的姿态,清晰地展现了党内的巨大裂痕。郑丽文想拉着大家一起往“大中华”认同上靠,但手握实权的本土派们,却唯恐避之不及。这根本不是一个团结的政党,更像是一个身份认同上四分五裂的机会主义联盟。

当身份认同的喧嚣稍微散去,台下更深层的权力游戏才刚刚拉开序幕。这场秋祭就像一剂催化剂,让一些政治投机者迫不及待地跳上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变脸”大戏。其中,表演最卖力的,当属前立委蔡正元。

就在党主席选举期间,蔡正元还对郑丽文赞不绝口,吹捧她“敢战敢言”。可转眼间,他就换了一副面孔,对郑丽文发起了最恶毒的攻击。他痛批郑丽文竟然去祭拜“颠覆国民党政府的英雄”,甚至恶狠狠地建议国民党干脆改名叫“国民投降党”。

这戏剧性的转变背后,原因据说简单到可笑——他未能从新任主席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核心职位。个人的人事落空,瞬间转化为对整个党路线的“义正辞严”的批判。这种将个人失意包装成政治理念之争的手法,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精致利己主义”。

蔡正元的投机本色并非首次暴露,2024年选举时,他选择支持民众党的柯文哲,早已让蓝营支持者见识过他的摇摆。他的愤怒,并非源于对党的忠诚,而是源于自己的利益版图受到了挑战。他所代表的,正是那些担心郑丽文推行削减防务预算等新政会触动自己蛋糕的蓝营旧势力。

与蔡正元“同台竞技”的,还有前联电董事长曹兴诚。这位顶着“抗中保台”光环的企业家,指责郑丽文是“真小人”,其行为是“政治出柜”。听起来大义凛然,但曹兴诚自己的道德记录却颇为斑驳。

今年初他被曝出婚内与大陆女性的绯闻,承诺捐给台湾清华大学的1500万新台币拖了三十年都未兑现,推动罢免蓝营民代失败后更是把责任甩给了民进党。

这样一个人物,此刻跳出来猛攻郑丽文,其动机不言自明——用最响亮的政治口号,来掩盖自身最难堪的道德污点。吴思瑶、范云等绿营立委甚至曾为其绯闻辩护,足见其“钞能力”在绿营内部获得了怎样的默许。

其实无论是蔡正元还是曹兴生,他们的表演都揭示了岛内政治生态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很多时候,利益永远先于理念,攻击对手的最好方式,就是抢占一个无人敢反驳的道德高地。

如果说个别投机者的攻击是散兵游勇,那么民进党发动的,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叙事战争,他们展现了高效得令人惊叹的舆论动员能力。

从戴玮姗定调“敌我不分”开始,到王定宇加码指责“篡改历史”,再到侧翼媒体大肆渲染有“中共统战组织代表”参与,一条完整的“抹红”操作链瞬间成型。

他们最擅长的武器,是“双重标准”。一方面,绿营可以隆重纪念日本殖民时期的工程师八田与一,将其奉为“爱台湾”的典范;另一方面,他们却将纪念部分白色恐怖受难者的行为打成“卖台”。

这种选择性的“转型正义”,彻底暴露了其口号背后服务于政治议程的真实目的。而这场舆论战的激烈程度,也投射出民进党对失去历史话语权的深层恐惧。

近期,大陆一部名为《沉默的荣耀》的电视剧热播,加上大陆方面高调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已经让岛内统派舆论有所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郑丽文的行动无疑触动了民进党最敏感的神经。他们必须通过最猛烈的攻击,来扑灭任何可能挑战其“台湾主体”叙事的火苗。

在这场强大的舆论漩涡中,郑丽文所有的澄清都显得苍白无力。她或许可以解释,秋祭的主角并非吴石一人,而是所有那个时代的受难者。但在当前的政治传播生态里,制造一个简单粗暴的标签,其效力远比解释一段复杂的历史要强大得多。

郑丽文的行动,无论其初衷是寻求历史和解还是重塑党的路线,最终都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一场对国民党自身的灵魂拷问。这场拷问得到的答案是令人沮丧的:这个百年政党,在其最核心的身份认同上,至今仍然是一片混乱与空洞。

党内地方诸侯的疏远、政治名嘴的反戈一击和主流派系的冷漠旁观,共同为郑丽文构筑了一座难以走出的路线迷宫。她试图开辟的那条“我是中国人”的道路,在内外交加的攻击之下,不仅走得异常艰难,更可能让整个党派在迷宫中进一步迷失方向。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像蔡正元这样的人,其危害真的比“台独”更大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民进党作为外部对手,其目标和策略是明确的,国民党可以组织力量去应对。然而,蔡正元所代表的,是来自内部的腐蚀。他们不是为了理念而战,而是将政党当作实现个人利益的平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个人官位,昨日的“战友”可以瞬间变成口诛笔伐的“叛徒”。

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比任何外部敌人都能更有效地瓦解一个组织的士气和凝聚力。他们就像是蛀空大厦栋梁的白蚁,从内部掏空了政党的灵魂,让其丧失了建立任何统一论述和行动纲领的能力。

当一个政党连“我是谁”都无法达成共识,当内部充满了只问利益不问是非的投机者,它又如何能应对外部强大的挑战?每一次类似秋祭这样的“历史拷问”,都将是这个党派身份危机的又一次集中爆发,而蔡正元们的表演,则会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们,真正的危机,往往源于内部的崩塌。

环球时报2025-11-10《统派在马场町举办受难者秋祭大会》

海峡导报2025-10-21《郑丽文“我是中国人”推翻绿营洗脑!蔡正元:不会让国民党人失望》

来源:卸岭力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