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以联手栽赃陷害伊朗,转头就被打脸拆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0 23:36 1

摘要:最近,美国一名匿名官员跳出来说,伊朗革命卫队的 “圣城旅” 在 2024 年底策划暗杀以色列驻墨西哥大使,还好这阴谋今年被挫败了。以色列外交部紧跟着表态,特意感谢墨西哥安全部门 “搞定了伊朗指挥的恐怖网络”。

编辑:欣阅

最近,美国一名匿名官员跳出来说,伊朗革命卫队的 “圣城旅” 在 2024 年底策划暗杀以色列驻墨西哥大使,还好这阴谋今年被挫败了。以色列外交部紧跟着表态,特意感谢墨西哥安全部门 “搞定了伊朗指挥的恐怖网络”。

可这边话音刚落,伊朗驻墨西哥大使馆直接在社交平台上怒怼,说这是 “弥天大谎”,摆明了想破坏伊朗和墨西哥的友好关系。

更有意思的是,被美以当成 “功臣” 的墨西哥,反手发了个联合声明:我们压根没收到过所谓暗杀企图的报告。三方各说各的,看似混乱,其实全是精心算计的戏码。

对于美国和以色列来说,抛出这则指控,就像是发射了一枚无需成本却威力巨大的舆论导弹。其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塑造对己有利的叙事,巩固盟友,并为未来可能采取的更强硬政策铺平道路。你看,这套路并不新鲜。

指控的消息源是一位“匿名官员”,没有物证,没有行动细节,甚至连策划过程都语焉不详。这种“无证据”的打法,恰恰是其最高明之处。因为它无法被彻底证伪,从而给舆论操控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不禁让人想起,美国此前也曾指控伊朗企图暗杀前总统特朗普和前国务卿蓬佩奥,剧本何其相似。

通过这套操作,一个简单粗暴的标签就贴在了伊朗身上——“全球暗杀惯犯”。这套说辞旨在煽动“伊朗恐惧症”,将复杂的国际关系简化为正邪对立的二元故事,为推动更严厉的国际制裁制造舆论合法性。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官员还特意补充,说伊朗是从其驻委内瑞拉大使馆招募人员来执行任务。这一手,不仅打击了伊朗,还顺带敲打了拉美地区的反美盟友委内瑞拉。同时,以色列公开“感谢”墨西哥安全部门挫败阴谋,更像是一种战略捆绑,试图将墨西哥强行拉入自己的阵营。

面对来势汹汹的指控,伊朗的反应堪称一场教科书式的危机公关。对其而言,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自辩,更是一场旨在拆除外交陷阱、避免战略被动的“防御战”。伊朗很清楚,一旦被坐实“海外暗杀”的罪名,就等于亲手将开战的绝佳借口递到了美以手中。

尤其是在,伊朗驻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大使馆刚被以色列空袭,多名革命卫队高级将领丧生,随后伊朗也用导弹和无人机进行了报复。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时刻,任何行差踏错都可能引爆全面冲突。因此,伊朗驻墨西哥使馆通过社交平台怒斥指控为“弥天大谎”,其首要目的就是拆除这颗定时炸弹。

伊朗的回应还精准地点出了美以的图谋——“破坏伊墨两国友好关系”。这表明,伊朗的核心关切之一,是保住墨西哥这个重要的非西方伙伴。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失去一个重要的贸易和文化合作伙伴,就意味着美以的孤立策略又成功了一步。

与此同时,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则选择了“拒绝回应”的姿态,这可以被解读为对无稽之谈的不屑一顾。通过这种方式,伊朗试图将自己从“加害者”的叙事中抽离,转而塑造成美以霸权话语下的“受害者”,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事件的发生地墨西哥,被尴尬地推到了聚光灯下。作为一个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的中等强国,墨西哥的回应显得颇为微妙,甚至有些矛盾。这种矛盾,恰恰揭示了它在地缘政治夹缝中求生的艰难。

一方面,墨西哥官方发布联合声明,称“未收到任何相关报告”。但另一方面,又有简短声明流出,称“拦停了行动”。这种“罗生门”式的表态,完美展现了墨西哥的困境:它既不想被美以当枪使,损害自己的主权独立,又必须考虑到与以色列的长期关系,以及国内庞大犹太社群的安全。

长期以来,墨西哥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都极为审慎,它支持对战争罪进行调查,但并未与以色列断交。这起“暗杀疑云”无疑将墨西哥置于一个必须选边站的境地,无论相信哪一方,都可能打破其小心翼翼维持的平衡。

更深层次的,是这起事件触动了整个拉美的历史伤痕。1994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犹太社区中心发生爆炸,导致85人死亡,那起事件后来被认为与伊朗及黎巴嫩真主党有关。它成为了拉美大陆的一道集体创伤,证明了中东的恩怨完全可以跨越大洋,将这片土地变为代理人冲突的战场。

结语

一场围绕“幽灵刺客”的口水战,至今无人伤亡,却精准地打击了所有相关方的战略神经。

它生动地揭示了,在一个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一则精心包装的指控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政治行动。

美国和以色列用它来进攻,伊朗用它来防守,而墨西哥则被迫接下这个谁都不想要的“烫手山芋”。最终,刺客是否存在、阴谋是否真实,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这场大戏暴露了各方的底牌、策略与软肋。而中东冲突外溢的幽灵,将继续在拉美这些看似遥远的地区上空,久久盘旋。

来源:怎么回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