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以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等政客屡在台海、历史问题上挑事,11月7日国会炒作“台湾有事关乎日本存亡”,13日中方召见日驻华大使严正交涉,这场持续月余的外交风波背后,藏着日本扩军与战略焦虑的双重心思。
2025年10月以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等政客屡在台海、历史问题上挑事,11月7日国会炒作“台湾有事关乎日本存亡”,13日中方召见日驻华大使严正交涉,这场持续月余的外交风波背后,藏着日本扩军与战略焦虑的双重心思。
这事要从10月31日APEC会议说起,高市早苗高调发布与台湾当局人员会面照片,还称对方“总统府资政”,直接踩破中日关系红线。11月7日国会质询时,她“啪”地一拍桌子宣称,大陆若采取必要措施捍卫主权,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自卫队可行使集体自卫权,台下右翼议员纷纷举手附和,乱糟糟的支持声里夹杂着“强硬到底”的喊叫声。短短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11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驻华大使,连用五个“严重”痛斥其错误行径,明确表态“14亿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各方反应泾渭分明,中国海警2502舰艇编队10月15日在钓鱼岛领海常态化巡航,官兵眼神锐利紧盯雷达屏幕,时刻留意周边海空动静,通过广播喊话、警灯警笛警示相关船只,用实际行动护住主权;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公开反对“干涉中国内政”,野田佳彦警告“贸然行动风险极大”;军事专家魏东旭指出,日本近期5.8万人、300架飞机的联合军演,“出云”级航母与“鱼鹰”机高调亮相,针对性格外明显。
往深了琢磨,他们挑事实则打了三笔账。第一是借势扩军,日本防卫省刚公布的消息显示,2025财年防卫预算飙至8.7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2976亿日元专项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还计划新设“宇宙作战团”,投入2833亿日元打造自卫队版“星链”,早早达成防卫费占GDP2%的目标。第二是转移国内矛盾,高市内阁支持率持续低迷,就靠对华强硬话术,让民众忽略经济停滞、人口负增长的困境。第三是绑定美日同盟,“护身军刀2025”军演中,日本参演人数增至1500人,派出3艘舰艇,还首次参与太空作战训练,想借着美国印太战略谋利。
可日本这冒险根本不切实际,存在致命短板。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峡雷霆-2025A”演练,导弹覆盖与电磁优势已形成外部干涉拒止威慑,连日本防卫省自己都承认,若插手台海冲突根本改变不了军事平衡;而且日本经济对华依赖度超20%,2025年上半年对华汽车出口达8.2万辆,占中国同期进口总量近37%,半导体核心材料对华出口2024年全年占比达21.6%,东京电子2026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收入占比38.6%,对华订单少15%就影响营收,住友化学2024年底已将在华PP和TPE业务转让给中企,没了中国市场日子难以为继,民生需求与战略野心完全脱节。中评社专家乔林生说得实在,日本现在是“越想求安全越不安全”,嘴上强硬,实际根本没底气动手。
历史警钟从未停歇,80年前日本就以“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如今右翼政客重提老调,分明在危险边缘试探。中国的克制从不是软弱,外交严正交涉与军事常态化巡航双管齐下,红线早已划得清清楚楚。
面对日本政客接二连三的挑衅,咱们该怎么既守住底线,又精准遏制其军事冒险行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想法。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日本政客挑衅中国 #台海问题 中国内政 #中日关系 最新动态 #日本防卫预算 军事扩张 #钓鱼岛 主权维权#如何看待日本政客频繁挑衅中国#
信源:外交部官网、解放军报、央视网、新华网、中国评论通讯社、日本防卫省公告、华泰证券研报、观察者网、英为财情、第一财经、住友化学官网
来源:壮志凌云yywz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