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岁娃过生日,爸妈把微博当日记本,围观群众却被一句“兄弟”戳得五味杂陈。
14岁娃过生日,爸妈把微博当日记本,围观群众却被一句“兄弟”戳得五味杂陈。
11月12日晚,邓超甩出父子背影照,配文只有俩字:兄弟。
孙俪紧跟着发长文,把当年顺产大出血的点滴翻了个底朝天。
一个吊儿郎当,一个细腻到哭,组合拳打下来,热搜直接爆掉。
有人感动,有人撇嘴:明星娃过个生日,也值得占公共资源?
可转头看看自家娃的空白作文本,心里还是酸了一下。
这对夫妻最近其实忙到飞起。
邓超在温州录《五哈》第四季,白天被节目组折腾得灰头土脸,晚上回酒店还得剪片子;孙俪那边,《乌云之上》剧本围读到凌晨,刑警角色台词又硬又密。
就这样,仍旧卡着零点给等等庆生。
说白了,工作再满,也舍不得缺席孩子的14岁。
普通人加班到九点就喊“累瘫”,人家连轴转还能记得生日,光这一点,比多少“丧偶式育儿”的爹强出几条街。
等等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期中考试年级前十,校队篮球赛一场砍下20分,回家还能跟爸妈掰扯“妹妹该不该学奥数”。
邓超把儿子当“兄弟”喊,听着像玩笑,其实是认可:你小子已经能跟我平起平坐讨论家事。
孙俪写“生产那天我以为会死掉”,看似煽情,却在提醒:孩子不是突然长到一米八,是每一天都没缺席才堆出来的。
对比那些“只给钱不给时间”的土豪家长,这对明星倒显得接地气。
当然,嘲讽声也有:有钱有保姆,当然能陪娃。
可陪娃从来不等于“人在就行”,心思得到。
去年等等迷上摄影,邓超把微博头像换成儿子拍的废片;孙俪拍戏随身带等等写的“妈妈注意事项”小纸条,拍到凌晨还回酒店跟儿子视频对台词。
这些细节堆起来,才换来14岁少年愿意把爸妈当队友。
换作普通家庭,爸爸刷手机妈妈追剧,娃关门打游戏,同一屋檐下也活成孤岛,跟钱没半毛钱关系。
说到底,大家围观明星亲子秀,看的不是蛋糕多大,而是借别人故事照自己镜子:原来娃长大真的只有一眨眼,原来“兄弟”俩字背后藏着十几年没掉链子的陪伴。
看完热闹,关掉手机,能不能也放下加班、饭局、短视频,陪自家娃打一场球、写一次作业?
哪怕只做到十分之一,14年后,也许他愿意喊你一声“老铁”。
——“兄弟”听着轻松,做起来比剧本难多了。
来源:也许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