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持续43天的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了,但是民主党议员德劳罗表示,2026年1月,美国政府可能再次停摆。也就是说,再过两个月,我们可能会再次看到美国政府停摆。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符亚威|前媒体记者、现财经自媒体人
持续43天的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了,但是民主党议员德劳罗表示,2026年1月,美国政府可能再次停摆。也就是说,再过两个月,我们可能会再次看到美国政府停摆。
怎么回事呢?
这一次,美国政府停摆,源于共和党和民主党就医保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导致临时拨款法案迟迟无法通过,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资金耗尽,于是美国联邦政府从10月1日开始“停摆”。
那么,停摆怎么又结束了呢?
有八名民主党参议员站出来,支持共和党的提案,迈出了结束政府停摆的第一步。共和党和民主党同意将争议较大的医保补贴问题推迟到12月单独表决。
就这样,11月1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最终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的结果,表决通过此前由参议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通过的法案,仅为临时方案,为政府提供资金至2026年1月30日。
也就是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根本分歧没有解决,只是“休战”到1月30日。
所以,众议院拨款委员会资深民主党议员德劳罗认为,同样的问题可能在明年1月再次触发政府停摆。
目前看,民主党内不愿妥协的呼声很高。
在投票前的众议院发言中,众议院少数党领袖、纽约州民主党众议员杰弗里斯表示,民主党人将继续为平价医疗和降低生活成本而奋斗。“这场斗争尚未结束,我们才刚刚开始。”杰弗里斯说道,他认为,在政府停摆期间,共和党人“始终不愿”与民主党人寻求共识,以改善美国民众的生活。
美国政府这次停摆,背后其实有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美国政治的“极化”越来越严重。
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很多关键政策上,立场简直是针尖对麦芒,“为反对而反对”的否决政治流行。极度分化的环境下,政府停摆本身反而不再被看成是需要避免的治理危机,倒成了两党互相较劲、讨价还价的筹码。
另外,美国的选举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逼得政客们不得不采取更极端的立场,才能讨好自己的核心支持者。同时,新媒体和算法推荐又让人更容易待在“信息茧房”里——选民每天看到的都是符合自己口味的信息,对不同立场的了解越来越少,结果就是选民自己也越来越不愿意支持跨党派的妥协。
政府停摆带来的麻烦,很快从政治圈蔓延到社会经济,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首先是经济上吃亏:停摆会直接拖累经济增长。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指出,根据停摆时间长短,今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的年增长率可能会下降1到2个百分点。英国广播公司估算,停摆每持续一周,美国GDP就会损失大约150亿美元。而且关键经济数据暂停发布,也会干扰市场和投资者的判断。
老百姓的生活也受影响。普通民众往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停摆会让食品救济、医保福利、民航交通等多个民生领域受到巨大冲击。比如联邦食品救济项目暂停、大量联邦雇员不得不无薪上班或者“被休假”,停摆还导致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也几乎陷入瘫痪。
更严重的是信任崩塌。频繁又长时间的停摆,不断消耗着民众对政府和整个政治制度的信任。有民调显示,多数美国民众觉得两党都“脱离民众”——分别有61%和68%的受访者认为,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制定政策时,根本不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停摆还重创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一个连自身基本运转都维持不了的政府,在国内外都信誉扫地。国际社会看在眼里:美国不知道如何治理自己,怎么给世界提供治理方案?
来源:变局TheChan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