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历史与现代在博物馆的时空长廊中相遇,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由此启程。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丁玲纪念馆于5月18日精心策划系列活动,成功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深度对话的崭新桥梁,为市民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当历史与现代在博物馆的时空长廊中相遇,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由此启程。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丁玲纪念馆于5月18日精心策划系列活动,成功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深度对话的崭新桥梁,为市民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非遗展览启幕,传承千年匠心
上午9点58分,丁玲纪念馆大厅内气氛热烈、宾朋满座,《传承·非遗展》开幕式盛大举行。丁玲纪念馆馆长毛雅琴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离不开桃源刺绣传承人肖瑶、桃源贴画传承人刘淑华的鼎力相助。她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领略常德非遗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绝妙,共同探索非遗传承创新之路,让珍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桃源刺绣传承人肖瑶满怀感慨:“感谢丁玲纪念馆提供的专业平台,看到现场众多小朋友,我深受触动,这意味着我们的技艺正焕发新生。愿此次展览成为一扇窗,让百年丝线在大家心中播下桃源文化的种子。”随后,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科科长江丛宇宣布展览开幕。观众们迫不及待涌入展厅,被桃源刺绣的细腻逼真、色彩绚丽,以及桃源贴画的精巧构思、别致构图所震撼,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手工互动体验,指尖绽放非遗魅力
上午10点,桃源刺绣和剪纸贴画手工活动同步开启,现场热闹非凡。桃源刺绣传承人肖瑶耐心讲解刺绣知识,并手把手指导30名市民体验刺绣。从勾勒绣布到穿针引线,大家全神贯注、小心翼翼。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的协助下,认真绣制小花,尽管针法略显生疏,眼神中却满是专注与期待。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探讨针法,分享每一针完成的喜悦。最终,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刺绣作品在指尖诞生,承载着参与者的自豪与对非遗的热爱。
与此同时,书吧内20名市民围坐在一起,在志愿者指导下,拿起剪刀和彩纸,尽情发挥创意。剪刀在纸上灵活舞动,纸屑纷飞,不一会儿,各种图案跃然纸上。经过巧妙拼贴,一幅幅独具匠心的贴画作品诞生,让传统艺术焕发出全新活力。
光影穿梭历史,感受文博魅力
下午1点30分,丁玲纪念馆影视厅变身光影殿堂,接连播放《国家宝藏》和《博物馆奇妙夜》两部精彩文博视频。观众跟随主角的脚步,穿梭于历史迷雾中探寻宝藏,或是见证博物馆展品在夜晚复活的奇幻场景。在震撼的视听体验中,感受文物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历史底蕴,仿若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冒险。
夜宴沉浸式演出,点亮文化之夜
夜幕降临,丁玲纪念馆院内灯火璀璨,一场盛大晚会精彩上演。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刘丽艳致辞并宣布演出开始。歌曲独唱《如愿》,歌声婉转悠扬,如潺潺溪流,带领观众在旋律中追寻美好,勾起无限回忆;情景剧朗诵《秋天的怀念》《家书里的丁玲》《相机上的红丝绳》,演员们深情演绎,讲述动人故事,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活动现场,丁玲纪念馆与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丁玲红色文化宣传基地”的授牌仪式也隆重举行。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子带来的常德丝弦《才聚沅澧》,以独特唱腔和灵动表演展现本土风情,赢得满堂喝彩;舞蹈《丁玲》《再次重逢的世界》,舞者们用优美舞姿传递力量与激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神秘优雅的非遗篆香表演,袅袅香烟升腾,让观众在静谧中领略传统香道文化的独特韵味。
演出间隙,知识问答环节惊喜登场。主持人详细解读文物保护法条款与意义,并开展有奖竞答,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场晚会从视觉、听觉到嗅觉,全方位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
此次丁玲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多元形式,让观众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与文物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积极力量。未来,丁玲纪念馆将持续探索创新,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开拓博物馆发展新路径,为公众带来更多精彩文化活动。
来源:城市艺术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