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的中国,早就进入到了社交媒体时代,于是每天都能遇到一些特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和你互动,然后通过他们的互动,你基本可以辨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需要过多介绍,也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在直播间里互动的人,也不需要过多沟通交流,通过他们的
#海青点评#当下的中国,早就进入到了社交媒体时代,于是每天都能遇到一些特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和你互动,然后通过他们的互动,你基本可以辨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需要过多介绍,也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在直播间里互动的人,也不需要过多沟通交流,通过他们的一些话语以及互动的态度,也知道这个人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做朋友?是不是可以做合作伙伴?还是只是一个陌生人,一笑而过的事。对于在网络上那些不尊重的话,甚至有些冷嘲热讽,通过他的一些留言记录也能分辩的一清二楚,所以对于网络上的人情世故,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则,而这种不成文的规则则来源于小时候的一些习惯。说到这个地方,其实和一位老县委书记有一定的关系。虽然那时候我不是特别懂,但今天我有画面感,有场景,然而他说的那些话,直到今天我不会忘记。
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只要不更新就会有人给我留言,认为我是不是被禁言了、限流了、或者账号出现了什么问题,其实都没有,就是因为写这种内容太累了,我想换换脑子,于是转到了其他平台去创作其他短内容,因为长期写长文章会让人的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有的时候甚至感觉有一些莫名的压抑,而这些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有一些规则,更是一个很苦很累的事情,所以能长期写长文章的人都是毅力很强的人,谁都不愿写东西,太浪费脑细胞,之所以写的人少,就是因为要不断挑战极限,而且这个事很枯燥,很多时候却让人感到疲意不堪。状态好的时候,写的会很快,如果心情不是特别愉悦或者大脑反应速度慢的时候,写文章就累多了,就要边想边写。不能一气呵成,创作成本大大提高,关键是写出来之后自己还不满意,如果感觉少了行云流水的感觉。在很多时候都需要思维特缜密,特别是当下这种平台管理环境。如果你对一些问题写得不够深刻,有些读者就会觉得水平不够。如果你写的过于深刻,犀利,那么有可能发不上去或者说发上去之后也会被限流,因为文章中有很多关键词或者关键字被锁定了。如果你写的热点话题和主流价值观有一些偏差,也会遇到一些麻烦。虽然遇到很多给我提建议的人,但那些提建议的人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也不了解一些规则,但还是喜欢盲目提建议。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位伯伯,他对我很好。当然,他对我父母也很好,父母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农村,那个时期都听毛主席的话,去落后地区是光荣的事。而那个时期他是一个会计,后来成为村长、成为公社书记,成为当地组织部部长、后来又逐步担任县委副书记,再后来他和另一位伯伯竞争一把手,他失败了,地委书记为了平衡一下,于是他去了另一个经济更强的县担任县委书记。他经过了一个看上去很漫长的过程,但对那个时期的人来讲也属于非常顺利。由于他没孩子,所以他经常带我去他家玩,每次都准备很多很多好东西,而他家的那位阿姨对我也很好,那位阿姨是胶东人,她和我父亲也是老乡,一起在异乡,所以相互之间也很照顾,那时的人重感情。
这位伯伯对我很包容,有时候我也去他办公室玩,在他不忙的时候和他简单聊聊天。我经常问他一些问题,他就会特别严肃地跟我讲,虽然我是个小孩,但是他一本正经,那个记忆至今我不忘。有一次他的一位下属来到办公室,而那个人性格比较张扬,因为刚刚提拔到了一个部长的位置,所以对大院里的人表现得有一些高调,用现在的话讲有些飘了,而这个时期这个伯伯准备敲打他一下。记得那天伯伯对他讲,你平时说话的时候要低调一点,最近群众们对你意见很大,然后他讲了他的理由,这位叔叔走了之后,我就问伯伯:“我说你说群众对他意见很大,群众是谁?他笑了笑,没说出来,于是我又回家问父母,我说那个伯伯说群众对那个人意见很大,这个群众具体指的是谁呢?我母亲也笑了笑,但到今天我知道了群众指的是谁。就像今天,如果有一个人做得不是特到位,领导找他谈话的时候,可能不仅仅说群众这两个词,也许会说如今网络上对你的负面很多,在这一点上要多多注意,其实这个话说完之后,听话的人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如果在这个时期情商不够,还进行一些反驳,然后进一步质疑,或者询问是谁说的,那实际上就不适合在这个圈子里面混了。因为有时就是虚构了一种场景,让你知道你应该怎么去做,一方面体现了个人的权威,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你的豁达,所以需要心中有数。但也有一些人特较劲,而且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还有很多不服气,其实在体制里,如果不服上级领导,早晚会吃一次亏,明白的人会很明白。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更加深刻,其实现在想想,也体现了这位伯伯的智慧。就是他本来能继续向高处攀登,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进入当时地委常委,他很会当官,不仅和上边的大领导处理的非常好,而且在当地很有权威性,尽管他个人脾气并不是特别好。他眼一拉,脸一沉,很多人都不敢讲话,但名声好。因为在他任职期间那个县越来越厉害,在山东省也很出名,特别是那个地方的民营经济。当然,今天越来越厉害了,那个伯伯很黑,但他又喜欢穿白衬衫,所以这很多时候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是工作能力强,做任何事不拖泥带水,而且特别强势,我没看到有人在公开场合反驳他,但私下里别人又特别敬佩他。
有一天,我和父母去看望他,当时父母就问他为什么放弃了升职机会呢?他说了一句话,到今天我依然记忆深刻。他说:“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没有什么根基,做到一个县委书记一把手,我已经知足了。如果继续向上走,可能能力不够,驾驭能力也会差点劲儿,其实这样挺好。”他的这些话让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曾是海南省委常委,如果当年就当一个县委书记,其实也挺好,还有就是曾经的一位东营市委书记,如果当年就是当一位县委书记,其实也很好,到今天也有不错的结局,起码能哄着孙子或者外孙玩,享受天伦之乐,安度自己的晚年,不像今天他俩都有了牢狱之灾。当然,仕途之路,身不由己,这个也很难深聊,一笔带过。但一个人能在该进一步的时候选择不进,我觉得更是一种格局。有些事即使你争到了,抢到了,但最终不属于你,因为各个方面的能力不够。所以从他的身上,无形中能够学习很多。一个人飞得高不高不重要,关键是落地稳。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只能端一个饭碗,你想端的久,端得稳、那就要讲规则,该放弃的时候就要选择放弃,该牺牲利益的时候也要敢于牺牲利益,因为活着才有话语权。#数字内容生产者##活着就是为了摆渡#
来源:于海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