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右翼政客高市早苗近期彻底撕下伪装,挑衅言行突破底线: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海若遇“海上封锁”即属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动用“集体自卫权”;此前更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狂言“日本无需为二战道歉”“南京大屠杀是谎言”。这种把台湾问题绑进日本国家安全框
文/保明
日本右翼政客高市早苗近期彻底撕下伪装,挑衅言行突破底线: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海若遇“海上封锁”即属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动用“集体自卫权”;此前更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狂言“日本无需为二战道歉”“南京大屠杀是谎言”。这种把台湾问题绑进日本国家安全框架、公然践踏一个中国原则的嚣张行径,不仅触碰中国核心利益,更让一笔尘封70多年的历史旧账彻底摆上台面——日本欠中国的二战战争赔款,真能靠耍无赖一笔勾销?面对这般挑衅,一个尖锐的疑问萦绕在众人心中:该让日本“续缴”这笔血债吗?
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按2024年币值折算超10万亿美元,无数家庭在战火中支离破碎。这笔浸满血泪的血债,从来不是“过去式”,而是日本必须直面的责任。提出让日本“续缴”赔款,无关报复,只为给历史一个交代、给幸存者一个慰藉,更要让日本为其右翼行径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这里的“续缴”,既包括对民间受害者的现金赔偿、企业公开道歉,也涵盖历史真相的还原与责任认定,绝非单纯的经济追讨。
一、历史旧账:这笔赔款,日本为何拖了70多年?
(一)美国“变脸”:赔偿承诺成空文,反留追责伏笔
1945年《波茨坦公告》写得明明白白:日本必须拆除军事工业抵偿战争赔款。当时中国作为主要受害国,本应拿到核心索赔权。可仅仅两年后,美国为打造“远东反共堡垒”,彻底翻脸——1948年陆军部长罗亚尔直言“要扶植日本”,1949年便叫停所有对日拆迁赔偿。
最终中国实际收到的赔偿物资,按当年币值仅2207万美元,连直接经济损失的千分之一都不到。更讽刺的是,公告中“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明确规定,如今被高市早苗当成耳旁风,而这份未履行的赔偿承诺,也成了我们今日追责的重要法理依据。
(二)台湾当局妥协:送日本“避责借口”,协议本就无效
1952年,退踞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为换取外部支持,擅自与日本签订《日华条约》,单方面放弃全部战争索赔。这一不顾民族利益的妥协,让日本日后逃避责任有了所谓“法理依据”,却从未得到大陆政府承认,也不具备国际法效力。
高市早苗现在炒作“台湾有事”,本质就是想利用台湾问题来遏制中国发展,实现自己及日本的各种利益。而我们提出“续缴”赔款,正好击中其要害:连历史赔款都想靠分裂协议赖账,日本干涉台海的行径,不过是逃避责任、破坏国际秩序,充当美国打手的一贯作风。
(三)民间维权:幸存者等了一辈子,只求一句道歉
1972年中日建交时,中国出于友好大局,放弃了国家层面的赔偿,但明确保留民间索赔权。可现实却是,日本一直在“耍无赖”。
辽宁抚顺92岁的劳工幸存者张老先生,2024年还在法庭上泣诉:“16岁被强征去日本挖矿,天天挨打受饿,差点死在那里!不求多给钱,就想让日本说句‘对不起’。”可日本法院屡屡以“诉讼时效已过”驳回诉讼,三菱重工、三井物产等涉案企业至今拒不认责。2024年调查显示,日本前50大企业里,仅3家承认二战期间使用过中国劳工。
这些老人平均年龄超90岁,他们的时间,真的经不起再等了。让日本“续缴”赔款,就是要给这些幸存者一个迟来的正义。
二、法理硬气:要求“续缴”,站得住脚吗?
(一)国际铁律:侵略赔偿无时效,跨代追偿有依据
1907年《海牙公约》、1968年联合国相关公约都明确规定:侵略行为造成的损失,赔偿不受时效限制;受害者的个人索赔权,永久有效。2023年海牙国际法院“叙利亚难民赔偿案”更裁定,战争损失可跨代追偿——就算幸存者不在了,他们的后代也有权追责。
日本想靠“拖时间”抹掉罪责,根本行不通。中国要求其“续缴”赔款,完全是依法办事,是站得住脚的正义之举。
(二)建交前提已破:日本违约在先,“续缴”名正言顺
《中日联合声明》中,中国放弃国家赔偿的核心前提是“日本充分认识战争责任”。可高市早苗做了什么?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公然干涉台海事务,完全违背了声明精神。
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方违约,另一方就有权重新审视约定。现在日本都把“前提”踩碎了,中方要求其“续缴”赔款,法理和情理都站得住脚,绝非“翻旧账”,而是对日本违约行为的正当回应。
(三)国际社会不沉默:正义呼声织成“围剿网”
2024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专门发布报告,敦促日本正视民间索赔;德国、韩国等12国议会联合发声,支持中国劳工维权;就连日本国内,东京大学法学教授佐藤幸治、早稻田大学国际法专家山田太郎等10所高校学者联名发布《中国民间索赔法律意见书》,直言日本法院驳回诉讼“缺乏国际法依据,违背正义原则”。
日本民间组织“和平之翼”更在2025年1月发起全国请愿活动,在东京、大阪等7个城市同步举行抗议,收集到10万民众签名,呼吁政府“停止逃避历史,向中国受害者道歉赔偿”。高市早苗的右翼行径,正在让日本陷入国际道义谴责的被动,此时要求日本“续缴”赔款,正顺应国际正义潮流。
三、现实考量:日本“续缴”得起吗?对我们有利吗?
(一)经济实力够够的,军费都比赔偿多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年数据,日本GDP达4.0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超1.2万亿美元。而民间索赔总金额保守估算仅500亿美元(含直接经济损失补偿与精神损害抚慰金),仅占日本年GDP的1.2%。
再看2025年日本的军费预算,高达690亿美元,比赔偿金额还多。说白了,日本不是赔不起,而是没有正视历史的政治意愿。高市早苗宁愿把钱花在扩军备战上,也不愿偿还血债,这种态度只会遭人唾弃。
(二)“续缴”是双赢,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2024年中日贸易额达3.23万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中国连续23年是日本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丰田汽车在华年销量超180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22%;索尼半导体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达30%——这些企业的饭碗,离不开中国市场。
就像松下公司,2024年公开支持赔偿后,在中国市场销量直接增长15%;而2024年某日系空调品牌因拒不认责遭中国消费者抵制,在华销量暴跌30%,线下门店撤店率达15%(数据来源: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报告)。如果日本妥善“续缴”赔款,中日在汽车、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预计能新增超200亿美元投资,仅丰田就可能追加50亿在华产能,带动日本GDP增长0.5个百分点。德国靠赔偿赢回国际信任的例子就在眼前,高市早苗非要搞对抗,最后吃亏的还是日本企业和民众。
(三)“续缴”赔款,才能掐灭军国主义苗头
日本近年一直在搞事情:军费连续12年增长,修改和平宪法试图突破“自卫”限制,还计划向海外派兵。高市早苗的挑衅,正是军国主义抬头的明确信号。
让日本“续缴”赔款,不是要让它“破产”,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它:侵略必受惩罚。只有把历史账算清楚,才能把军国主义的苗头掐灭在摇篮里,这不仅是对中国受害者的交代,更是亚太各国的共同诉求。
四、民间索赔:多路径联动,让日本无法逃避
如果该让日本“续缴”,民间维权需形成“组合拳”,这几条路值得尝试:
- 国内层面:设立专门的“战争索赔法律援助中心”,为幸存者及后代提供免费律师服务,集中整理证据推动集体诉讼;
- 民间协作:推动建立“中日历史和解基金”,号召全球华人及日本正义人士捐款,一方面援助受害者维权,另一方面资助历史研究和真相传播;
- 经济施压:联动消费者、电商平台,对拒不认责的日本企业发起“拒买行动”,给拒赔企业贴“历史污点标签”,用市场压力倒逼企业向政府施压;
- 国际联动:联动海外华人社群,在日本企业海外总部、国际展会现场发起和平请愿;联合韩国慰安妇受害者组织,形成跨国索赔合力,通过提交议案、联合申诉等方式借助联合国机制强化道义制裁;
- 跨代追偿:借鉴海牙法院判例,鼓励幸存者后代组成维权联盟,通过国际仲裁或第三国法院起诉,打破日本国内司法的“保护伞”。
五、正视争议:“续缴”之路,该不该走下去?
当然,要求日本“续缴”赔款并非易事,也存在不少争议与阻力:
- 日本国内法律障碍:其“国家无答责”原则仍被司法体系滥用,右翼政客通过修法、舆论操控阻挠赔偿进程;
- 美国的干预风险:美国为遏制中国,可能纵容日本逃避责任,甚至施压相关国际机构,破坏索赔进程;
- 有人质疑“会不会激化矛盾”:担心此举会让中日关系进一步紧张,影响经贸合作与地区稳定。
但换个角度想,纵容日本逃避责任,才会让右翼势力更加嚣张,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风险更大。且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远大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经济与道义的双重压力,终将让日本无法再逃避;而真正的中日友好,必须建立在正视历史、偿还血债的基础上,回避责任只会让隔阂越来越深。
幸存者的皱纹里刻着战争的伤痛,高市早苗的挑衅却在撕裂和平的伤口——这笔血债,日本躲不掉,也不能躲。
高市早苗的公然叫板,让日本的历史态度再受拷问。到底该让日本“续缴”二战赔款吗?如果该,日本该以现金赔偿、企业公开道歉还是建立历史纪念馆的方式履行责任?上面提到的民间索赔路径,你觉得哪条最可行?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全文完)
来源:玄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