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内蒙古赤峰市一起 “白菜哄抢事件” 引发全网热议。当地菜农李先生(化名)承包种植的白菜地,短短两天内被七八百名本地人和游客疯狂收割,最初预估的 200 亩受灾面积经实地探访后确认接近 400 亩,相当于 37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一切的导火索,源于一条未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一起 “白菜哄抢事件” 引发全网热议。当地菜农李先生(化名)承包种植的白菜地,短短两天内被七八百名本地人和游客疯狂收割,最初预估的 200 亩受灾面积经实地探访后确认接近 400 亩,相当于 37 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一切的导火索,源于一条未经核实的 “免费砍白菜” 宣传,目前李先生损失已超 100 万元,正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丰收期盼落空,白菜地遭疯狂扫荡
李先生是赤峰本地的种植户,一年到头的心血全倾注在这片承包地里。事发前 10 多天,他还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丰收喜悦,视频里 70 亩黄心白菜棵棵饱满,黄绿相间的菜叶在田间铺展开来,地头收拾得干净利落。他对着镜头笑着说道,今年产量喜人,就等着收购商上门拉菜,一家人的生计都寄托于此。
11 月上旬的一天,李先生正雇着 8 名工人在地里装车,刚装完四分之一车,转头就发现田间涌来大批陌生身影。这些人男女老少混杂,有本地村民,也有外地游客,开来的车辆五花八门,小汽车、电瓶车停满田间小路,甚至有小货车直接开到地头。
人们带着麻袋、提着菜篮,有的还领着孩子,一进菜地就直奔白菜,手里的刀具起落间,成熟的白菜被连根拔起,麻利地塞进后备箱或麻袋。李先生见状慌忙上前阻拦,反复强调这些白菜是商品,需要花钱购买,并非免费。可现场没人理会他的劝阻,有人随口回怼 “别在这骗人,这就是免费的”,还有人当场掏出手机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催促对方 “快过来,这里白菜随便拿”。短短两天时间,整片长势喜人的白菜地就被扫荡一空,只剩下散落的菜叶、被踩烂的菜根和一个个土坑。
不实宣传发酵,媒体误导成核心诱因
李先生后来才弄清,这场哄抢的源头是网络上的不实信息。早在 10 月中旬,就有网名为 “自信姐” 的小博主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声称 “内蒙古的白菜被冰雹打坏,菜农不要了,欢迎大家免费捡”。这类博主粉丝量有限,起初并未引发大规模跟风。
真正让事态失控的,是赤峰本地一家拥有 47 万粉丝的主流媒体。该媒体转发了相关不实内容,发布的视频标题直接写着 “继免费捡土豆后又有新惊喜!赤峰一地可以免费砍白菜,满载而归,开心到飞起”。视频画面里,游客带着孩子在田间追逐,家长们提着装满白菜的袋子笑容满面,丝毫未提及 “白菜有主” 的关键信息。
公众对主流媒体有着天然的信任,这条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传播。不少人驱车赶路,甚至有人专门从外地开高速直奔菜地,他们大多坚信 “媒体说免费就一定没问题”。部分游客事后表示,自己曾向村干部确认,得到 “白菜不要了” 的答复,但李先生愤怒反驳:“这片地是我个人承包的,村里根本没有权力替我做决定,我从没说过要放弃这些白菜。” 更多人则是抱着 “法不责众” 的心态,看到别人都在砍,便觉得 “不砍白不砍”,跟风加入哄抢队伍。
游客嚣张炫耀,菜农蒙受双重损失
更让李先生寒心的是部分游客的态度。有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在菜地里拍视频,配文 “今天的快乐是砍白菜给的”,发布到社交平台炫耀。有网友在评论区提醒她 “这些白菜是有主的,并非免费”,该女士不仅毫无愧疚,还强硬回怼 “又不是砍你家的”,甚至嚣张放话 “让地主来找我们啊”。
这番言论引发众怒,网友纷纷指责 “不是吃不起白菜,而是喜欢践踏别人的劳动成果”。事实上,当前正是白菜价格低廉的季节,市面上随处可购,但部分人却将哄抢他人财物当成乐趣,完全无视菜农的辛勤付出。
这场哄抢给李先生带来了毁灭性的经济损失。按每亩 5000 元的损失估算,400 亩白菜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 100 万元。更严重的是,原本谈好的收购商纷纷取消长期订单,后续销售渠道彻底中断,让这个以种植为生的家庭陷入绝境。李先生在镜头前说起此事时,眼里含着泪花,坦言自己每天借酒浇愁,甚至有了退租不再种地的想法。
媒体逃避责任,维权之路正式开启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将矛头指向发布不实信息的本地媒体,大批网友涌入其社交平台评论区,要求公开致歉并承担相应损失。但该媒体并未正面回应,反而悄悄删除了相关视频,关闭了评论区,这种逃避态度进一步激化了公众不满。
与此同时,最早发布造谣视频的博主 “自信姐” 也迅速清空账号内容,试图抹除痕迹。值得一提的是,有网友发现该博主并非首次造谣,此前还发布过 “免费捡向日葵” 等类似内容,目的都是为了博取流量和关注。
目前,当地政府已介入调查,通过调取监控、登记车辆信息等方式追查相关责任人。部分了解真相的游客主动联系李先生道歉并赔偿,但这些赔偿对于百万损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李先生已正式联系律师团队,着手搜集视频、监控等相关证据,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追究造谣者和相关媒体的责任。
来源:抚快讯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