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四大派系斗争有多激烈?“五虎将”也不是铁板一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00:47 1

摘要:有一块不足百万户的小天地,却能分出四大派系,互相倾轧得天昏地暗,这便是蜀汉的日常。蜀汉虽以“五虎上将”名震三分天下,可这“五虎”背后,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被更深的权力分野撕扯得七零八落。

有一块不足百万户的小天地,却能分出四大派系,互相倾轧得天昏地暗,这便是蜀汉的日常。蜀汉虽以“五虎上将”名震三分天下,可这“五虎”背后,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被更深的权力分野撕扯得七零八落。

先说最硬核的“创业派”。他们陪刘备东奔西走,尝过无数苦头,才换来今天的一方基业。关羽、张飞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代表。关羽坐镇荆州,过五关斩六将、降颜良诛文丑,吃的是汉室江山,换的是荆州鱼米之地。张飞驻守阆中,吼得江边野兽惨叫也不带停的。再往下,糜竺、糜芳兄弟在后方解囊相助,糜竺的安汉将军官衔,可在诸葛亮之上,简直是群臣领头羊;糜芳做南郡太守,守住江北门户。还有赵云、陈到两员虎将,和简雍、孙乾等秘书团里跑得最快的几位。一梦间,他们和刘备共吃过的破碎饭碗,才让蜀汉有了最初的模样。

而此时,荆州派拿着赤壁的胜利,正嚣张地想往中枢挤。派头自然由诸葛亮领衔,“马氏五常”庞统、魏延、黄忠、蒋琬、杨仪、费祎一起撑场面。赤壁之前,诸葛亮就是主心骨;汉中之战后,这拨人四面开花: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魏延横刀立马夺汉中,庞统智招连环策,蒋琬稳住益州百姓,杨仪、费祎不停出谋划策。关羽曾当着大军的面大呼不满:黄忠年过花甲,怎能与我同列四方将军?黄忠回一句:“我只管手中长刀,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这样的火花,在当时可不是罕见。

夷陵之战开打,其实也是裂痕爆发的导火索。刘备兴师伐吴,口号里不光有报夏口失地的恨,也有“打一场大仗,稳住内部各派”的算盘。结果,兵败如山倒,创派、荆派忙着逃命,东州派和益州派则在暗中观望:谁能翻身,谁就有饭吃。

东州派最特殊。法正早年从成都走出来,策划得了定军山之功,还把吴懿的妹妹选了去,算是联姻一把梭。可惜好景不长,法正英年早逝。孟达、李严、吴懿、费观这些人,平日里左右摇摆,谁威风了就往谁怀里钻。孟达不救关羽,事后降曹操,一时间东州派声名狼藉;李严更过分,居然在诸葛亮北伐时扣粮草、穿小鞋,乱说丞相有反心。诸葛亮当面揭穿,李严直接被贬为庶人,从此再无翻身之日。

益州派则更无奈。黄权当初主战益州,投降刘璋后勉力拼成蜀汉百姓,夷陵兵败,他又押着江北数万兵卒归顺曹操,留下的益州土著一个接一个没了声音。诸葛亮死后,本土官员李邈跳出来指责丞相谋反,结果自己被处死。再后来谯周写了《仇国论》,劝刘禅投降魏晋,可谓恶名远播。蜀地本是他们的家,他们却成了政治博弈中的弃卒,时不我待时,比谁都心酸。

四大派系你来我往,早就把蜀汉这个小国掏空了。创业派和荆州派本就是水火不容,只因初创苦力与枭雄军师之间的比较心;东州派、益州派则时刻盯着中央的风向,一有空隙就想往里挤,生怕不抓住机会就真的没饭吃了。谁也没有真正压过谁,谁也没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没有刘备这样的明君,当初谁能把他们都压在一块?”有人这样感叹。可天下没有如果。刘备死后,蜀汉只剩下一位天然呆萌的刘禅,外甥谯周在他耳边低语,诸葛亮北伐东征,背后每天还得盯着派系的后院失火。魏延把汉中太守一坐就当家作主,杨仪捧着奏折一份份改上去;马超风风火火跑来,却被冷板凳坐冒烟,好不容易立了功,换来的却是“策士不如豪杰”的冷眼。

诸葛亮七出祁山,背后却是动荡不断的派系暗流。他每每夜深人静时,望着锦囊里带着的各路人马的名字,不禁长叹:“我一生劳心,究竟是为了谁?”可无论努力再多,也难以让这四股势力彻底摒弃私心。祁山脚下,箭雨如织;成都锦官城,晨钟暮鼓。战场上他们并肩作战,朝堂之上却各怀鬼胎。热血与阴谋,常常只在一念之间。

诸葛亮死后,北伐仅存的火种也渐渐熄灭。姜维疲于奔命,疲于安抚四面八方的官吏,疲于向刘禅报告军情。刘禅最后一拍脑袋,就把锦囊一扔,说:“改朝换代,不打了!”可笑的是,蜀汉的仇国论作者谯周早已在魏国为他准备好了桃园三结义一般的招降文书。至此,四大派系的斗争,才真正给这小小一州断了后路。

那么,蜀汉的命运是注定的吗?没有刘备这样的“聚宝盆”,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定海神针”,这些派系的勾心斗角,最终让本就畸轻畸重的蜀汉一步步走向崩塌。四个派系各有主张,各自嫌隙,也各自成了压在蜀汉身上的枷锁。五虎将再勇猛,也抵不过内部耗损。可叹那段历史:英雄并不是齐心,而是被利益蚕食,最后只剩下“人亡国灭”的叹息。

信息来源:[陈寿《三国志》蜀书] 参考资料:[司马光《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裴松之注]

来源:历史讲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