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一边对公众人物的桃色新闻津津乐道,一边对自己身边或自身的情感暗疾讳莫如深。婚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是某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社会情感模式与伦理框架适配不良的系统性危机。
我们一边对公众人物的桃色新闻津津乐道,一边对自己身边或自身的情感暗疾讳莫如深。婚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是某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社会情感模式与伦理框架适配不良的系统性危机。
------
前文回顾:王家卫要塌房吗
前些天,湖南省人民医院泄出一段十七分钟的高清小视频。主演是副院长与科室主任,场地是值班室,类别为A级片……所有人都看清了那个时间戳:2024年8月18日下午三点。
这段不雅视频,让湖南两个医学权威被全网围观,颜面扫地。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开通报称,近日,网传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祖某某、科室主任曾某生活作风问题,经核查,情况基本属实。目前,已对涉事人员暂停职务进行调查,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情况基本属实”六个字,宣告两位专家号的职业生涯进入休克状态。
这件事让舆论场有些分裂。有人支持清理门户,也有人举着“人才难得”的标语搞起了虚拟请愿。
那间值班室,本应是公与私之间最模糊的灰色地带。关上门是私域,打开门是公域。但这一次,门被一只看不见的镜头彻底捅穿了。
该如何评价这次事件?
1
什么是隐私?
两个成年人之间你情我愿的身体亲密,本应是关起门来的绝对私域。哪怕地点不妥(值班室)、时间不对(工作时间),依然如此。
你可以说他们有错误,违背职业操守,利用公共资源办私事,触犯的是公共价值中的职务廉洁性与职场纪律。没有问题,公众有权对此进行质疑和谴责的,是这种行为所代表的权力放纵和对工作场所的亵渎。
但那段17分钟的高清视频本身,以及视频内容的广泛传播,则是另一个更严重的层面——这不再是道德问题,而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
当事人的身体、面容、亲密行为,这些是受法律保护的隐私核心。偷拍并传播,如同当众撕掉一个人的所有衣物,还进行全网直播。这种暴力,远比作风问题更恶劣。
可笑的是,一场关于“公德”的审判,其罪证却是通过侵犯“私域”的非法手段获得的。我们一群看客,消费着违法的“赃物”,却义正辞严地审判着赃物里的“罪人”。这好比强盗抢了你的日记本,当众朗读你暗恋同桌的酸涩诗句,然后众人齐声谴责你“思想不纯”。
这个比喻算恰当吗?
我们用破坏规则的方式去维护规则,这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最精分的闹剧。
公共价值的底线,首先应是法律的尊严,而非道德的猎奇。
在这个意义上,支持两位医生。
2
祖副院长与曾主任的激情,撞上了一堵沉默但坚固的墙——婚姻制度。
在当今中国,婚姻依然是社会结构中最核心、最被赋予道德意义的瓷器。你可以说它过时,可以讨论它的形态,但只要它存在,公开的背叛就是对这尊瓷器的重击。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性的观念正在地下悄然进化,其速度远快于地表之上那套冠冕堂皇的伦理说教。
无数婚姻早已进入“室友”模式,维系它的是财产、孩子、社会形象等更为复杂的“合伙企业”逻辑。性的驱力,有时会像地下水一样,寻找自己的出口。
这不是为出轨开脱,而是指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的性观念,已分裂成井然的“官方版本”和躁动的“地下版本”。
很多人都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还远未准备好如何公开、理性地讨论这种分裂。于是,一切都被压入地下,变成隐秘的暗流,直到有一天,通过一个值班室的监控镜头,以最不堪的方式喷涌而出,变成全民的道德雪崩。
我们一边对公众人物的桃色新闻津津乐道,一边对自己身边或自身的情感暗疾讳莫如深。
婚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是某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社会情感模式与伦理框架适配不良的系统性危机。
用一百年前的婚姻道德律条,来审判5G时代下的情感与欲望,就像用牛车交通法则去处理高铁追尾,注定是一场混乱的事故。
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3
这出视频大戏里,最该被推上手术台的“病人”,或许不是那两位主角,而是催生这一切的“病灶”。
我们真的那么关心道德吗?未必。我们更多是享受这场盛大的“道德狂欢”。在指责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自身的道德优越感,暂时忘却了自己生活中的蝇营狗苟。
这里有一种全民的“道德表演癖”。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数字时代的集体献祭仪式,通过消费“罪人”来净化我们想象中的社会污点。
至于真正的反思和建设?太累了,不如吃瓜。
所以,别光盯着那段17分钟的视频了。真正值得看的,是镜头之外的东西:是那个扭曲的、鼓励伪善的系统,是那种功利的、只看结果不论手段的社会心态,是我们每个人在围观时,脸上那复杂难明的表情。
来源: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