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市卷帘门拉下一半,门口那张“系统升级”的贴纸被太阳晒得卷边,其实隔壁修空调的华人小哥早就剧透:不是升级,是批文被卡,整批中国来的辣条、螺蛳粉全堆在仓库里吃灰。
超市卷帘门拉下一半,门口那张“系统升级”的贴纸被太阳晒得卷边,其实隔壁修空调的华人小哥早就剧透:不是升级,是批文被卡,整批中国来的辣条、螺蛳粉全堆在仓库里吃灰。
老板娘菲利斯上周还推着购物车去扫货,如今连抖音都不拍“小刘带老婆逛仓库”的爽剧桥段,镜头一转,只剩她一个人蹲在院子里手洗豆豆的校服,水盆里漂着国外幼儿园的金色校徽,一个月五百刀,洗得她眉头直抽。
豆豆倒挺开心,放学回家嘴里蹦斯瓦希里语,把“Jambo”说成“家煲”,菲利斯纠正三遍就放弃了,随他煲去。
可夜里她刷到同校别的家长晒“爸爸带孩子踢足球”的视频,手指悬在屏幕上半天,愣是没点赞。
那边小刘据说天天跑移民局,表格一打一打地填,回来就躺床上看天花板,灯都不开。
婆婆拉乌更绝,直接飞去内罗毕看亲戚,临走甩下一句“生意黄了不如回家种辣椒”,群里语音六十秒,句句带叹号,像极了在责怪谁。
最尴尬的是拍视频。
以前团队四个人分工明确:小刘负责憨厚,拉乌负责淳朴,豆豆负责可爱,菲利斯负责貌美如花。
现在只剩她一个,连三脚架都不会支,第一条单人出镜的素材剪出来,评论区一水儿“姐,滤镜开歪了”“后面那台中国空调穿帮了”。
她咬咬牙把视频隐藏,第二天却又发一条更粗糙的:豆豆光着脚丫追孔雀,她自己在后面喘成破风箱,配的文字只有一句“真实就好”。
点赞反而涨了,可私信里骂她的也不少——“消费完非洲又卖惨”“早干嘛去了”。
华人微信群里有人算过账:超市装修砸进去二十多万人民币,批文一卡,押金租金全打水漂,等于在坦桑尼亚海边听了个响。
更惨的是,豆子上学要美元,房租要美元,连网络都是美元计价,菲利斯以前一条带货视频能换几千块,现在平台限流,播放量掉得比股市还快。
她试着开过直播卖咖啡,讲到一半停电,屏幕一黑,粉丝全跑光,只剩她自己对着乌漆嘛黑的镜头发呆,像极了这段婚姻——开头滤镜拉满,中间突然断电,结局没人通知。
有人劝她带孩子回国,她摇头:机票三万多,隔离十四天,豆豆没中国户口,上学还得借读费。
再说回了老家,亲戚第一句话保准是“非洲老公呢?
”她丢不起这脸。
可不回吧,前路像村子后面那条土路,晴天一层灰,雨天一锅粥,连个指示牌都没有。
前几天她半夜发了一张星空,配文只有三个字“怎么办”,两分钟后又删了,大概自己也嫌矫情。
说到底,大家爱看的“非洲李子柒”只是剧本,真正的非洲生活,是批文的公章永远缺一角,是电费账单比工资先到,是混血娃一边被叫“中国宝贝”一边被问“你怎么不漂白”。
屏幕一关,谁也不是童话主角,都得摸着石头过河。
石头磕脚?
那就磕吧,好歹石头免费。
来源:木子李谈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