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田又赢了,比分却像过山车:50比53,总得分还落后,球却攥在她手里。
早田又赢了,比分却像过山车:50比53,总得分还落后,球却攥在她手里。
这种“输数据、赢比赛”的怪事,乒乓圈一年也碰不上几回。
更怪的是决胜局。
朱芊曦10比8先拿到赛点,镜头扫过去,她右手攥毛巾,左手拿水瓶,咕咚咕咚灌水,像要把紧张咽进肚子。
下一秒,早田连扳四分,靠的全是接发——拧、挑、劈,一条线都没给对手留。
数据单上写着:67%接发得分率,比赛事平均高出一截,翻译成人话就是“你发球,我直接吃你”。
有人把这叫大心脏,其实更像算牌。
早田赛前练了二十分钟接发,专盯朱芊曦的逆旋转,球拍角度调得比平时平两度,回球落点清一色压反手底线。
计划不花哨,就赌你不敢侧身,赌你下一板质量掉线。
结果真赌中了。
朱芊曦赛后说“关键分要更果断”,听起来像给自己留面子。
她正手抡得再凶,62%得分率也填不上那两分缺口。
竞技体育的残忍就在这儿:你整场领先,最后只记得自己怎么输。
赢完这场,早田没空回味,连夜回去看王艺迪录像。
亚锦赛她刚输过4比2,比分记得清清楚楚:第六局9比11,最后一球她拉半出台出界,球擦着白边飞进观众席,那声音像扇耳光。
这回再碰面,她提前一周加练中路对抗,把击球点往前挪了十厘米,就为了少给王艺迪反拉空间。
能不能翻盘没人打包票,但至少她先把债记在小本上。
日本女队这次四人全进16强,听起来挺热闹,细一想,除了早田,其余三位签表边缘晃晃悠悠。
伊藤美诚前两轮都是4比3,平野美悠打满五局,木原美悠更惊险,决胜局9比9才分胜负。
集体晋级像集体踩钢丝,好看是好看,就是不知道哪根绳先断。
朱芊曦收拾行李去日本T联赛,机票订在20号。
她没回国,直接飞九州,俱乐部合同签到赛季末,工资按胜场算,赢一场多拿一份奖金。
对韩国乒协来说,这是“留洋”;对她个人,更像找地方疗伤——把输掉的比分,一块块赢回来。
11月7号晚八点,早田对王艺迪。
央视不直播,得翻墙看WTT信号,弹幕清一色中文日文混战。
想凑热闹,提前泡好咖啡,别眨眼,这种“仇人见面”的局,一个发球就可能决定走向。
至于谁能进四强,猜不透,但有一件事稳的:谁输,谁今晚一定睡不着。
来源:朝哥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