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强高校终出手!2名强援加盟力求转型,网友却不乐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01:16 1

摘要:“投档线掉出三万位”这六个字,像一记闷棍,把不少山西家长打懵:家门口的211,怎么突然没人抢了?

“投档线掉出三万位”这六个字,像一记闷棍,把不少山西家长打懵:家门口的211,怎么突然没人抢了?

别急,榜单才翻到一半。

半年后,同一所学校,名字又出现在《Nature Energy》封面——固态电解质,一页纸,把煤渣味儿的实验室送上全球顶刊。

反转来得比山西老陈醋还冲。

先说最扎心的,招生。

2025年,太原理工在省内理科投档位次跌到6.8万,对比2024年直接蒸发3万。

原因不复杂:考生投票用脚,专业老、课程旧、毕业去向一眼望到煤矿口。

家长群里一句话刷屏,“孩子分够,不敢送”。

校长办公室灯火通明。

两位新副校长,占小红、杨晓伟,一个搞碳纤维,一个玩固态电池,都是坐冷板凳熬出来的“国家杰青”。

他们到任第一件事,不是剪彩,而是把旧课表撕了——“智能+”学科提档计划连夜上马:化工+AI、矿机+机器人、土木+大数据,老壶装新酒,味儿对了才行。

2026年3月,杨晓伟团队把一篇论文丢进《Nature Energy》,配图是一块灰扑扑的陶瓷片,能量密度却干到400 Wh/kg,手机大小能顶两块特斯拉早期电池。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产地:太原,迎西大街79号。

论文上线当天,华为矿山军团直接拉来合同,“智能矿山创新中心”落子校园,首期经费2个亿,先解决井下防爆手机的“续航焦虑”。

5月,更大的红包砸下——“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山西人太懂这行字的分量:全省一共4个国重,这是高校里的独苗。

消息传出,清华能动系连夜拼车来太原,4月挂牌“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两边互派研究生,太原学生第一次能拿清华学籍。

学科数据跟着变脸。

化工冲进ESI全球1‰;软科排名从103爬回98;储能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拿下,全国第8家。

最意外的是本科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教育部备案表上,代码080717T,招生简章印出来,60个名额,山西考生报了快两千。

可裂缝还在。

信息类老师依旧缺编40%,学生想上“深度学习”,得先抢外聘教授的夜场直播课。

省外优质生源比例只回升了2%,离2024年峰值还差一截。

有人调侃:“太原理工像刚换完发动机的老奥迪,声浪对了,速度还没拉满。

接下来要看2027年。

校园北边的荒地已围起围挡,“超算中心”预算10亿,地基打下去70米,因为要抗山西的湿陷性黄土。

土建负责人说:“机器比煤块金贵,得让它站得比煤矿井还稳。

等新楼亮灯,老矿校能不能彻底摘掉“土”帽子,答案就写在下一年的高考投档表上。

故事讲到这儿,有人可能还是嘀咕:这学校到底值不值得报?

把话放直白——要是冲着北上广深那种霓虹感,太原确实给不了;

可要是分数卡在一流边缘,又想亲手碰一碰“双碳”风口,太原理工现在就像刚出坑的煤,外表灰,点得着,火还旺。

志愿表交出去之前,不妨去迎西大街走走。

校南门对面,新开的固态电池展厅免费参观,展柜里那块灰色陶瓷片旁边,一行小字写着:

“山西娃做的,世界在看。

来源:宇轩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