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反犹历史超过 20 年的历史学教授约西・科恩。他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抛出 “下一个对犹太人举起屠刀的,很可能就是美国” 这一惊人言论,瞬间引发以色列国内巨大争议,有人怒斥其不顾盟友情分,也有人私下向他提供资料表示有着同样担忧,只是不敢公开言说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反犹历史超过 20 年的历史学教授约西・科恩。他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抛出 “下一个对犹太人举起屠刀的,很可能就是美国” 这一惊人言论,瞬间引发以色列国内巨大争议,有人怒斥其不顾盟友情分,也有人私下向他提供资料表示有着同样担忧,只是不敢公开言说。科恩得出该结论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美国当下的社会现状与历史轨迹的对比分析,具体依据如下:
反犹暴力事件呈爆发式增长
美国的反犹仇恨犯罪近年来愈演愈烈。FBI 数据显示,2023 年近三成仇恨犯罪针对犹太人,2024 年反犹事件飙升至 7120 起,平均每天约 20 起。这些并非单纯的口头冲突,而是实打实的暴力行为:纽约皇后区犹太会堂的祷告书被点燃,麻省理工的犹太学生被推下图书馆楼梯,犹太老人在街头无端遭袭击致伤残。2025 年更是发生多起严重事件,科罗拉多州一场犹太人集会遭火焰喷射器袭击造成 8 人受伤,华盛顿两名以色列使馆工作人员下班途中被枪杀,凶手至今逍遥法外。美国国务院的 “反仇恨专员” 也不得不承认,犹太社群的安全感正持续下降。
社会氛围与纳粹德国早期高度相似
约西・科恩指出,美国当前的社会心理状态和 1930 年代的德国惊人相似。美国的反犹情绪并非突发,而是周期性爆发。1881 - 1924 年犹太移民激增期间,美国多地出现 “犹太人滚出去” 的标语,名校还暗中限制犹太学生入学;大萧条时期,犹太人被污名为 “掏空国家财富” 的吸血鬼。如今美国经济虽未陷入当年的绝境,但社会不确定感极强。科恩办公室里美国反犹事件的地图,红点密密麻麻,与纳粹德国早期的暴力冲突地图重合度极高,这种历史轨迹的相似性让他深感警惕。
反犹思想正通过多渠道合法化
美国的反犹情绪已渗透到教育、媒体和政治等多个主流领域。教育方面,德州某高中曾出现 “犹太人是否影响美国经济” 的争议考题;媒体与社交平台上,反犹关键词传播量 5 年内上涨十几倍,算法还专门推送给经济焦虑的年轻人,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接触这类内容的人对 “犹太人不可信” 的认同度增加了 43%。政治层面,美国两党对反犹事件态度模糊,民主党不敢点名极端组织,共和党将党内反犹言论轻视为 “自由派言论”。2024 年通过的《反犹太意识行为法案》,因封杀声援巴勒斯坦的表达,反而激起部分民众反感,变相让针对犹太人的仇恨更易传播。
巴以冲突加剧美国反犹情绪
2023 年巴以冲突升级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相关画面在全球传播,尤其引发美国年轻人的强烈不满。而美国长期向以色列提供每年上百亿的军事援助,这使得美国民众将对以色列政策的不满,转移到美国本土犹太人身上,“犹太人控制美国” 这类阴谋论在抗议游行中频繁出现,进一步放大了反犹情绪,让美国犹太人沦为被迁怒的对象。
来源:阿甘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