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张帆: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宗教宇宙观与世界秩序演进:反思与建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22:38 1

摘要:本文揭示了常以科学中立面貌呈现的当代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实则深受特定宇宙观的塑造,反映的是全球众多文明世界秩序想象中的一种,而非普世性理论,挑战了西方中心主义,对当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建构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基于对欧洲自然神学-机械字宙

文章介绍

内容提要:

本文揭示了常以科学中立面貌呈现的当代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实则深受特定宇宙观的塑造,反映的是全球众多文明世界秩序想象中的一种,而非普世性理论,挑战了西方中心主义,对当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建构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基于对欧洲自然神学-机械字宙观”、南亚和东南亚的“达摩宗教字宙观”以及中华“关联-伦理宇宙观”6三种典型宗教宇宙观与前现代世界秩序关系的研究,本文提出“字宙观-政治体-世界秩序”的宏观分析框架来阐释宇宙观影响世界秩序的生成机制。字宙观是世界秩序的神圣原型,普遍由基本构成要素、整体空间结构、运行机制与秩序原则、时间结构与节律、人与宇宙的理想关系五大核心内容构成。国家等政治行为体通过对这些要素的选择性模仿,形成不同的政治体形态,其彼此互动造就了多元的世界秩序。欧洲秩序中的主权国家最突出地模仿了字宙的运行机制与秩序原则,东南亚的宇宙式政体和南亚的审思现实主义政体主要模仿了字宙的整体空间结构和人与宇宙的理想关系,当前东亚世界秩序的理论建构则侧重模仿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整体空间结构。

关键词:文明交流互鉴 宗教宇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全球国际关系

作者介绍:张帆,同济大学德国与欧洲研究院助理教授。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9期

排版 | 冯雅莹

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9期,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来源:国政学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