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地方,说好听点是天然的屏障,老天爷赏饭吃,谁也轻易够不着;说难听点,就是个被孤立起来的岛链,大陆上发生什么大事,它想插手都得先跨过一片汪洋。
命里带水,还就得靠海吃饭,这话搁一个国家身上也一样。
日本,就摊上了这么个四面环海的位置。
这地方,说好听点是天然的屏障,老天爷赏饭吃,谁也轻易够不着;说难听点,就是个被孤立起来的岛链,大陆上发生什么大事,它想插手都得先跨过一片汪洋。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地方,从几百年前开始,就成了东亚这片儿风暴的中心眼,谁都绕不开它。
几百年前,咱们这边明朝那会儿,福建浙江的渔民最怕的,就是海上飘来的那几片帆。
船上的人,我们管他们叫“倭寇”。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散兵游勇,一个个都是在海里泡大的,刀法娴熟,背后还有日本国内那些个大名(地方诸侯)撑腰。
他们过来不光是为了抢点东西,更是日本内部矛盾和野心向外的一次次试探,算是这盘大棋最早的几步棋。
时间快进到1853年,美国人马修·佩里开着几艘黑黢黢的铁甲船,直接停在了江户湾。
这一下,把日本人吓得不轻,也把他们打醒了。
人家一看这架势,脑子转得快,与其等着挨揍,不如自己先学着怎么造船造炮。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明治维新,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搞工业、建军队。
几十年功夫,这个一直跟在咱们屁股后面当学生的小兄弟,摇身一变,成了亚洲第一个能跟西方人平起平坐的强国。
这时候的日本,不再是被动地待在岛上,它开始利用自己这个连接大陆和太平洋的地理优势,做起了文章。
不管是商船要过,还是军队要调动,都得看它的脸色。
当然,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清楚。
一场大战打下来,日本从云端跌回了地面,摔得粉身碎骨。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它要沉寂下去的时候,新的棋手入场了。
二战打完了,美国人过来一看,嘿,这地方不错,像个永不沉没的航母,正好可以用来对着苏联和后来的中国。
于是又是给钱又是给技术,扶着它从废墟里站起来。
从最北边的北海道到最南边的冲绳,那些个美军基地,就像钉在地上的一排钉子,死死地看住了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的海上通道。
日本的主权没那么完整了,但它也因此获得了安全保障和经济发展的机会。
这笔买卖是赚是赔,恐怕只有日本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其实,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有些脑子活泛的西方人就已经把这盘棋看透了。
有个叫哈尔福德·麦金德的英国地理学家,在1919年就画了个圈,说欧亚大陆是“世界岛”,谁控制了这块心脏地带,谁就能号令世界。
他当时就觉得,中国这个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一旦真正动起来,力量是不得了的。
后来又有个叫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美国人,在二战最激烈的时候写了本书。
他看得更具体,他觉得麦金德说的心脏地带没那么重要,真正要命的是环绕着心脏地带的“边缘地带”。
谁控制了这条边缘带,谁就能把心脏地带给活活憋死。
他直接点明,一个现代化、工业化、军事化的中国,其力量将是压倒性的,甚至会威胁到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
这些话在当时听着像天方夜谭,但现在回过头看,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眼光毒辣。
咱们自己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也提过一个理论,叫“俄日钳形攻势”。
他说近代中国之所以这么难,就是因为一直被东西两头夹着,北边和西边是沙俄(后来的苏联),东边是日本,像一把大钳子,死死地钳住了我们的发展空间。
什么时候我们能把这把钳子撑开,什么时候才算真正站起来了。
这些个说法,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绕不开一个核心:中国怎么动,决定了东亚这盘棋的走向,而日本的选择,就是那个最关键的变数。
二战后,美国人主导签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旧金山和约》,一个是《美日安保条约》。
这两个东西,说白了,就是给日本套上了一个“紧箍咒”,军事上你不能随便发展,得听我的;但同时也给了它一根“打狗棒”,让它在亚洲帮着美国看场子。
这个同盟关系,一开始就是纯粹的军事合作,你提供基地,我保护你。
后来慢慢地,科技、经济、文化什么都绑在了一起。
美国人搞的那个“印太战略”,要是没有日本这个支点,就等于缺了一条腿,根本伸不进亚洲大陆的腹地。
而日本呢,也借着美国这杆大旗,在国际上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想重新当一个“正常国家”。
这种捆绑,平时看着挺牢靠,一到关键时候,问题就来了。
比如现在,一提到台海那边的事,日本的态度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过去它都是躲在后面不吱声,现在恨不得天天跳出来表态。
这背后都是深思熟虑的算计。
它自己心里也清楚,那个地方一旦有事,它本土的美军基地不可能置身事外,它自己也就被卷进去了。
所以,它的选择,不再是它一个国家的事,而是牵动整个东亚神经的大事。
中美这两个大块头之间的掰手腕,现在是全世界都在看的热闹。
而日本,就被夹在中间。
它离中国太近,经济上根本离不开;但军事和安全上,又被美国攥得死死的。
这种处境,让它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像是在走钢丝。
未来东亚这盘棋怎么下,很大程度上要看日本这个最关键的棋子,最终倒向哪一边,或者说,它能不能走出一条不完全倒向任何一边的路。
只要横须贺的军港里还停着别人的航母,只要冲绳的基地上空还飞着别人的战机,这盘棋局就没到终盘的时候。
日本这颗棋子怎么落,还得接着往下看。
参考资料:
Mackinder, H. J. (1919).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A Study in the Politics of Reconstruction". Henry Holt and Company.
Spykman, N. J. (1942). "America's Strategy in World Politic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1951). "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1951). "Security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来源:乘风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