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之窗|民盟岳阳市委会:专委会“挑大梁”,盟员“唱主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08 01:19 1

摘要:在岳阳参政议政的舞台上,有一支履职队伍格外活跃——他们深入工厂田间调研,围绕省市发展大局建言,以专业和智慧持续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就是民盟岳阳市委会专委会。聚焦国之大者,关注民之关切,专委会在各自的赛道上跑出了履职尽责的“加速度”:法律委员会承办

在岳阳参政议政的舞台上,有一支履职队伍格外活跃——他们深入工厂田间调研,围绕省市发展大局建言,以专业和智慧持续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就是民盟岳阳市委会专委会。

聚焦国之大者,关注民之关切,专委会在各自的赛道上跑出了履职尽责的“加速度”:法律委员会承办议政建言论坛,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文化委员会组织议政沙龙活动,让文旅融合的思想火花激情碰撞;科技委员会始终聚焦产业前沿,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教育委员会深耕职业教育沃土,湖南民盟职教论坛上捷报频传,荣获1个一等奖,4个优秀奖……

这些只是岳阳民盟参政议政履职实践的缩影。近年来,民盟岳阳市委会通过专委会“挑大梁”、盟员“唱主角”的创新机制,让参政议政工作更加精准、更富成效。

专委会履职:从“参会者”到“策划者”

“以前开会主要是听报告、举手表决,现在是真的要撸起袖子干活了!”民盟岳阳市委会教育委员会主任、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罗洪程笑着说。2023年,民盟岳阳市委会对专委会进行优化调整,设立了7个具有参政议政职能的专门委员会,主委高鸽子为专委会主任颁发任命书,鼓励大家发挥“专”“精”优势,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经济委员会的“专业范”:委员会成员大多来自产业规划企业和高校经济院系。2025年,他们承接的年度重点课题,得到市领导高度重视与认可,拟作为来年专题性议政课题。“我们委员会的特色就是用数据说话。”经济委员会主任钟勇军介绍说,“为了这个课题,我们走访了省内省外20多家企业,查阅了近百份行业报告。”

教育委员会的“接地气”:在教育领域,委员们的建言同样实实在在。2024年初,针对承办课题,教育委员会组织了一场“麻辣提问”式调研。“我们要听真话、察实情,不能走马观花。”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张世敏表示。基于扎实调研,他们提出的建议,被教育部门采纳,相关成果转化和提升为省市政协提案。

文化委员会的“创意风”:文化委员会则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进一步助力第四届湖南省旅发大会,广泛宣传、推介岳阳。今年5月,民盟市委会、市文旅广电局联合举办“爱上岳阳的N个理由”助力旅发大会之“我有话说”活动,围绕“吃、住、行、游、购”提出意见建议。“这些建议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我们要尽快整理形成高质量的成果,通过民盟的建言渠道及时呈报,为助力旅发大会建言献策。”文化委员会主任梁礼诚说。

科技委员会的“速度与激情”:“嘀嘀嘀”——正在出差的向新星委员手机响起。“省盟对您的建议提出修改意见,请尽快完善!”“收到!马上处理!”向新星立即打开笔记本电脑,在飞驰的高铁上开始工作。他反复推敲每一个数据和表述,将修改完善后的建议及时报送。今年7月,科技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会议开得热火朝天。“论文申报要展现岳阳特色,要从‘高、精、尖、专’四个维度发力!”科技委员会主任郑叶新开门见山。“我在高端化工材料方面有研究!”“我可以结合智能制造做文章!”“我们企业的创新案例正好体现‘精’的要求!”委员们各抒己见,碰撞出不少思想火花。最终,委员会收到征文申报13篇,其中一篇更是脱颖而出,获评2025民盟科技论坛优秀论文。

专委会工作机制的创新,让参政议政工作实现了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转变。各专委会主动谋划调研课题,精准对接盟员优势领域,形成了“一委一品”的特色履职格局。

盟员风采:履职路上的“亮眼答卷”

在岳阳民盟,每一位盟员的专业特长都能找到发挥的舞台。

“数据达人”的精准建言:卢俊,这位在统计部门工作的盟员,被大家称为“数据达人”。2023年,他撰写的一则信息,获得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我平时就爱研究统计数据,没想到这个特长能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卢俊谦虚地说。

“生态守护者”的执着坚守: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王文裕是水利领域的工程师,为了摸清洞庭湖生态环境现状,他连续三个月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调研。“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要反复核实好几遍。”他的执着最终凝结成的建议,被省政协采用。

“教育专家”的真知灼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艺真的关注点始终离不开孩子们。2024年,她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立即组织了几位盟员教师一起研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能等!”她牵头撰写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

“基层工作者”的笔耕不辍:翻开街道办事处柯伶的履职记录,从残疾补贴“跨省通办”的政策落地,到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权责厘清,再到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路,她的笔尖始终对准民生热点、治理难点。这些饱含温度的建言,很快被省市采纳。“履职就是要用心用情。”她始终坚信。

这些盟员的故事,是岳阳民盟参政议政广阔画卷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立足本职、发挥专长、关注民生、务实建言。

培育新苗:让履职薪火相传

“刚开始写社情民意信息时,我连基本格式都不清楚。”新盟员黄佳蓉坦言。但在参加骨干盟员暨新盟员参政议政培训及数次议政建言论坛后,她很快找到了感觉。2025年上半年,她撰写的一则信息就被省政协采用。

岳阳民盟实施了“星盟缘”五年培训计划,将社情民意信息撰写作为新盟员入盟的前置条件。“我们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负责新盟员培训的机关专干表示,“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帮助新盟员快速成长。”

为了帮助新盟员提升履职能力,各专委会都建立了“导师制”。法律委员会主任李振湘、医卫委员会主任付亚就分别带了两个“徒弟”,“看着年轻盟员一步步成长,比自己写出好建议还有成就感。”

“今天我们就讲一个主题:如何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建言优势。”在岳阳楼区支部组织的小型培训会上,机关专干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的盟员直呼“解渴”。这种“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已经成为岳阳民盟提升盟员履职能力的常态化举措。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一批参政议政的新生力量正在快速成长。2023年以来,新盟员参与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有12篇被各级采用,成为了履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

机制创新:让履职活力迸发

“您的金点子,已被‘签收’!”民盟市委会总会在第一时间、多渠道为盟员送达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的喜报。

微信群里“比武”。社情民意信息微信群的建立,让履职工作变得更加透明高效。“这个群就像我们的‘比武擂台’,”一位盟员笑着说,“看到别人的信息被采用了,自己也会暗暗加把劲。”

喜报直接送达单位。更让盟员们感到温暖的是,每当信息被采用,盟市委都会向盟员所在单位发送喜报。“这个做法很好,既肯定了盟员的履职成果,也让单位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盟务工作。”一位基层盟组织负责人表示。

成果转化“乘法效应”。岳阳民盟特别注重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运用。2025年,关于中小企业“数转智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调研成果先后转化为集体提案、大会发言和数份社情民意信息,实现了“一鱼多吃”。“我们要让每一份调研报告都发挥最大价值。”专职副主委黎雄兵说。

这些机制创新,极大地激发了盟员的履职热情。2025年上半年,岳阳民盟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中,被省政协采纳的已突破10篇,2件获得省领导批示。今年报送的2件征文分别获得第十六届民盟文化论坛优秀论文、2025民盟科技论坛优秀论文。“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议政论坛成果转化为党派建言信,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从专委会的深度调研,到盟员的精准建言;从新盟员的快速成长,到履职机制的持续创新。汇众智、建真言、献实策,岳阳民盟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书写着新时代参政议政工作的精彩答卷。

来源:湖南民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