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你的校园已一键刷新为“科技片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21:52 1

摘要:据了解,本次科技周共设置了互动体验、学生课题成果展示、思想引领等三大类活动,涵盖“流动的科技馆”科学互动展、“校庆密码·校园寻宝”科学剧本杀、科技游园会、高二高研实验室课题成果展与高一“理工π”科学盒子课题成…

当机器人擂台赛的讨论在校园响起

当纸箱战车在操场上呼啸而过

当神奇的科学原理引发大家驻足

不言而喻

一颗颗科学的种子在海淀正茁壮成长

一场属于每个孩子的

梦想嘉年华轮番上演

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

也在探索未知中悄然成长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

这场海淀科技狂欢

中关村学区

11月8日,“好奇叩响真理 科学赋能未来”中关村学区第二届科学节在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启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学区委员会、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与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共同承办,得到各委员单位和中国科学院11个院所以及地区高科技企业大力支持,吸引了学区内千余人踊跃参与。

本次科学节活动分为“听科学”“看科学”“动科学”三大板块,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与内容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参与需求。

在“听科学”板块,作为中关村学区科学教育黄金品牌的“格致校园”,开展了以“见微知著”为主题的第58期校园演讲活动。四位分别来自动物、植物、大气物理、城市文化领域的“大咖”,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述,带领同学们从鱼类游动到植物生长,从气候规律到城市逻辑,探索万事万物运行的脉络,在这场科学与文化的跨界盛宴中启迪科学思维、激发创新活力。

有趣的科学现象、神奇的科学原理、独家的科学故事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北京一共有多少种鱼?”“为什么有紫色的玉米?”“北京究竟是南方还是北方?”学生们以好奇的眼光与天马行空的思考踊跃发问,与科学家面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见解。在学习和交流中,科学的种子悄然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同在场的嘉宾、师生、家长打造出一堂“社会—学校—家庭”的“科学大课”。

在大师课堂之外,“看科学”板块的活动也引起大家广泛参与。钻进操场上的360度球幕影院,就能穿越到亚马逊热带雨林或深邃的海底之中。操场上,由机器人组成的乐队正熟练地进行钢琴与打击乐演奏,同学们感受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魅力。

“动科学”环节是本次科学节的重头戏,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化学所、力学所、自动化所、国家纳米中心等1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二小、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中科启元学校等学区内的10所中小学,共设置了37项互动体验项目,把科研实验室搬到了校园中。一进门,就能和机器人玩一场“剪刀石头布”,从“超导磁悬浮”到“脑控智能车”,从“微生物探秘”到“银饰錾刻”,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乐趣,在闯关挑战中提升探究能力,在寓教于乐中了解科学前沿,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打卡。

本次中关村学区科学节不仅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实践平台,更是落实落细海淀区教育大会精神的一场盛会。通过学区、学校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以学区科学节为载体,实现了优质科教资源的共享与下沉,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共同推动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摄影:张文博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为落实科技素养普及教育,树立科学与技术高中新标杆,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园科技周于11月10日至14日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科技筑梦,智汇青春”为主题,亮点纷呈。活动精心准备了丰富的互动体验、成果展示与主题讲座,对接生态环境、天文航天、电子信息等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方向。通过为师生搭建沉浸式科研体验、成果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为国家储备具备创新潜质的后备人才夯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2日举办的科技游园会活动极具特色,吸引了大批同学前来参加。活动内容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通过科技知识问答、单人及多人挑战赛等形式进行现场体验,让同学们在互动中了解学校科学课程的魅力。

据了解,本次科技周共设置了互动体验、学生课题成果展示、思想引领等三大类活动,涵盖“流动的科技馆”科学互动展、“校庆密码·校园寻宝”科学剧本杀、科技游园会、高二高研实验室课题成果展与高一“理工π”科学盒子课题成果展、“理工大讲堂”科技主题讲座等内容,通过可操作的学科展品、跨学科趣味寻宝任务、多学科特色实验、社团体验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唤起同学们科研探究的热情。

课题成果展示

学生为老师讲解与研究课题

课题成果展示

学生在研究的实物作品前讲解

课题成果展示

学生为自己认可的课题贴上贴纸

科学剧本杀

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团队推理

科学剧本杀

进行红外测距

科学剧本杀

学生解密

流动的科技馆

学生与物理展品互动体验

流动的科技馆

学生与数学展品互动体验

流动的科技馆

学生对展品的演算

为期一周的密集科学活动,呈现了“实践育人、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互动体验类活动聚焦学生动手能力与探究兴趣,通过趣味化、场景化的设计,使科学知识更为通俗易懂,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提升实践能力;成果展示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既肯定学生在探究方面的付出,也能激发更多同学参与科研的热情,形成良性学习氛围;思想引领类活动则助力师生衔接科技前沿,明晰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的关联,树立科学报国的志向。三类内容相辅相成,全面覆盖科学知识普及、实践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念引领,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据悉,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是海淀区首批科学技术高中,相继探索出“高研实验室”和“卓越工程师”等育人品牌,构建了连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学校育人目标的“桥梁”。

未来,学校将不断探索、科学实践、积极创新,持续提升学生的内驱力、学习力、创造力和社会情感力,最终实现“向未来生长”的学生发展愿景,为海淀区、北京市和国家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石慧 摄影:尹硕

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11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19届校园科技节“AI启新程,智创幸福梦”正式启幕。开幕式上,学校为在市级科技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和金奖的学子颁奖。一份份奖状,是肯定,更是点燃下一段探索旅程的火种。“新华书店科学教育示范基地”的落成,引得大家激动不已。该基地的落成,标志着学校的科技教育拥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化平台与资源支持,孩子们的科技梦将飞得更高、更远。

开幕式的主角是每一个热爱科技、敢于创造的孩子。

机器人擂台,秒变“世界级”赛场

机器人社团的MakeX Explorer擂台赛,作为开场大秀,直接将氛围感拉满。战车对抗、程序博弈,紧张激烈的场面还原国际大赛现场,引得现场惊呼与掌声不断。

社团秀绝活,智慧点亮校园

创客编程社团的同学们用AR技术将虚拟世界叠加于现实舞台,呈现出精彩的创意想法;金鹏科技论坛环节,一等奖课题重现,同学们化身“小小科学家”气场全开。纸结构承重环节,同学们使用两张A4纸撑起“千钧”重量,生动诠释了工程思维的魅力。

校园里,智能机器人、3D打印、智慧种植、物联小发明……各社团展区人头攒动,整个校园化身为一个巨大的 “未来实验室”。

四年级“纸箱车”,驰骋国防科工梦

作为学校的传统王牌项目,四年级“纸箱车创意大赛”已办到第九届。今年主题紧扣“国防科工” ,各队伍在“协作运矿”竞速中,将工程设计、团队协作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

三年级“电子积木”

拼接未来工程师梦想

在“电子积木闯重关”现场,三年级孩子们神情专注,像真正的工程师一样拼接电路、调试元件。从点亮一盏灯到完成一个复杂控制,他们在动手间理解了深奥的物理原理。这与“假期一问”小课题展示相连,形成了“问题—探究—创造” 的完美学习闭环。

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深情寄语同学们。他勉励大家要永葆好奇之心,在“玩中学、学中玩”,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

摄影:张文博

Science Festival

科技节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参与者意识到——创新不是天才的专利,而是普通人用好奇心浇灌的常青树。乘着这缕科技之风,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在探索中感受心跳与时代同频的悸动,为科技强国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