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上海的早晨,冷风像刀一样往外吹。我刚踏进发热门诊,就看到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冲进来,小孩的小脸烫得通红,额头上的汗不停往下滴。
上周上海的早晨,冷风像刀一样往外吹。
我刚踏进发热门诊,就看到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冲进来,小孩的小脸烫得通红,额头上的汗不停往下滴。
妈妈哆嗦着说:
“医生,他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早就 39.6℃,退烧药根本压不住!幼儿园今天请假人数都爆了!”
我低头看检测单——
甲流阳性。
不到半小时,又来了老人、小孩、年轻白领、外卖小哥……
短短一上午,阳性报告像雪片一样往外飞。
连做核酸的护士都忍不住叹气:
“医生,这周样本量明显涨了,一天比一天多。”
而更让我警觉的是——
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本周流感阳性检出率已攀升至 15%–20%,较上周明显增加。
你以为只是“周围人咳嗽变多”?
不,这是流行趋势在加速拉升。
更揪心的是,儿童医学中心已经启用上门采样服务,因为孩子太多、家长太多,医院压力明显增大。
有位奶奶在诊室门口苦笑着说:
“这才11月,就这样了?那12月、1月还要不要活了?”
她不是矫情,她是害怕。
作为医生,我更清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 毒株变了
☑ 感染人数正在稳步上升
☑ 高峰真的要来了
☑ 老年人和孩子最危险
而今年的流感——
比你想象的凶!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最新监测:
今年国内流行株以甲型 H3N2 为主,占比在 95% 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李侗曾主任明确指出:
H3N2 相比 H1N1,具有更强传播力,扩散速度更快。
这也是为什么
你会突然觉得:
不是巧合,是毒株在“换代升级”。
去年流行的是 H1N1,
今年主要是 H3N2。
两者不是一个毒株,
你对去年的毒株有免疫,对今年不一定有效。
所以才出现:
“我去年得过流感,今年又中招了!”
“我去年打疫苗,今年又感染了!”
——很正常。
专家提醒:
高热更常见并发肺炎、心肌炎的风险更高部分孩子会持续高烧不退老人易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胸闷尤其是心脑血管患者,必须高度警惕。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公布数据:
10月底阳性检出率约 10%
目前已达 15%–20%
这意味着:
传播速度正在变快,感染链正在拉长。
根据国内外流感规律:
流感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 12 月中下旬至次年 1 月初。
也就是——
▶ 高峰就在下个月!
▶ 现在才刚刚开始!
别等到医院人满为患、挂不上号、药买不到,才后悔。
最近很多人着急问:
“我都打了四价疫苗了,怎么还是得流感了?!”
你别急,先听医生解释。
疫苗进入体内后需要时间工作:
⏳ 抗体产生需 2–4 周
如果你接种后 1 周就接触到病毒,
那确实容易中招。
这叫 免疫空窗期。
流感病毒变异速度非常快,
疫苗是根据 WHO 预测的毒株提前生产。
如果毒株发生偏差,
保护效果会下降——
但不会归零!
它依然能让你:
发烧更轻病程更短并发症更少住院率更低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说:
“不是让你不生病,是让你不重病。”
大量研究证实:
接种流感疫苗后感染流感的儿童,
住院率降低 65%–75%。
对老年人来说,效果更显著:
肺炎风险降低心梗风险降低死亡率显著下降所以一句话总结:
门诊常见问题:
“医生,我胳膊肿一大块,是不是打坏了?”
“医生说不能洗澡,我到底听谁的?”
今天一次性讲清楚。
→ 可以!完全可以!**
上海疾控明确说明:
✔ 针眼止血后,可正常洗澡
✘ 不能搓、不能揉、不能抓
洗澡和感染没任何关系,
而是担心你不小心揉到注射点。
→ 正常反应,不必慌!**
打疫苗产生的局部反应来自:
免疫系统被激活添加的吸附剂刺激局部组织局部炎症反应只要范围不大(<5cm),
几天左右会自然恢复。
❗ 高热 >39℃
❗ 红肿扩散、持续超过3天
❗ 嗜睡、精神差
❗ 呼吸困难、胸闷
❗ 全身皮疹
❗ 持续呕吐、脱水迹象
虽然罕见,但要知道。
✔ 留观 30 分钟(防急性过敏)
✔ 接种当天避免剧烈运动
简单但非常关键。
流感 40%–60% 都通过手传播。
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情绪渲染。
作为医生,我看到太多孩子在发热门诊里烧到浑身颤抖;
看到老人捂着胸口走不动路;
看到年轻人以为是普通感冒,结果出现肺炎。
这不是“普通感冒”。
这是 H3N2 强势来袭的流感季。
请在病毒加速之前,把防线搭好。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你最担心的人。
别等到真正的高峰来了,
你才发现——
原来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
你身边最近有没有突然“咳嗽的人变多”?
你认为今年的流感会比去年更狠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需要的人。
来源:虞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