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有光丨库区山村姐妹花“双线”带货助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21:29 1

摘要:英雄可贵,草根有光。在衢江,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推动着城市发展。衢江发布现开设《草根有光》专栏,展现衢江人的奋斗足迹与精神光芒。

栏目名片

英雄可贵,草根有光。在衢江,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推动着城市发展。衢江发布现开设《草根有光》专栏,展现衢江人的奋斗足迹与精神光芒。

毛含玉,衢江区湖南镇蛟垄村报账员。她曾在外企工作,擅长以宣传家乡为切入点推广农产品。毛玉芬,衢州市锄禾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她曾在昆山工作,接触直播行业后返乡助农。姐妹俩为蛟垄小黄姜打造专属品牌,主导“线上直播+线下活动”双线模式,是蛟垄村带货的核心推动者。

“我们村有700多年的种姜历史,还是那个品质,还是那个价格!”11月11日,位于湖南镇蛟垄村的衢州市锄禾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直播间内,妹妹毛玉芬把姜粉撒在热水中,姜粉迅速溶解。直播间公屏上“看着就纯正”的评论不断刷过,粉丝们立刻掀起下单热潮。姐姐毛含玉在旁边等候,等妹妹直播累了上去补位。

这是姐妹俩的带货日常,也是妹妹毛玉芬为解决蛟垄小黄姜损耗问题想出的办法。相差2岁的姐妹俩风格互补,姐姐毛含玉稳重,妹妹毛玉芬执行力强。他们将碎姜制成“泡脚姜粉”直播售卖,以“线上+线下”双线模式助农,是乡亲公认的带货能手。

十多年前,心怀故土的姐妹俩不约而同返回家乡。毛含玉辞去外企工作回到蛟垄村担任报账员。2011年,她借微信刚兴起的东风干起微商,帮助农户售卖农产品。毛玉芬则创立衢州市锄禾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及“闲妻两亩”小黄姜品牌,在2016年接触直播以后,凭互联网上旺盛的人气扎根家乡带货。

蛟垄小黄姜是姐妹俩的主推产品。“蛟垄小黄姜曾经是G20峰会选用食材,不被大家看到实在可惜。”毛含玉边拔姜边向粉丝们介绍。姐妹俩自小承袭祖辈种姜经验,不仅懂种姜,更想帮乡亲卖好姜。今年姜价低迷,二人助力农户售出地窖老姜30万斤。

“双线”模式是她们助农卖姜的关键。线上,毛玉芬的抖音账号“闲妻两亩”拥有15万粉丝,通过日常直播、视频号、朋友圈等多渠道展示产品。她们善于将库区的自然风光与农耕场景融入镜头。曾有一条农户背着蚊香在姜田除草的短视频,被评价“接地气、让人感动”,获得了千万浏览和十几万点赞。

线下,今年10月1日起,她们几乎每周都推出姜田丰收体验活动,游客既可品尝湖南镇纯大米粉干,更能体验下田拔姜、参与“姜王”挑战赛。最多的时候,线下来了一千多名粉丝。线下活动全程线上直播,再次获得流量,形成联动与正向循环。

除了小黄姜,她们还带动销售蔬菜、地瓜粉、小鱼干、蜜桔等特色农产品,优先帮助困难农户。60多岁的吕志情是村里的低保户,需照顾年迈母亲,是姐妹俩重点帮扶的对象。前段时间,她们帮助吕志情将富余的青菜、辣椒、豇豆和茄子打包组合成套餐,在抖音平台上瞬间售罄。“还是年轻人有主意,帮助我们增加收入,挺好。”吕志情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最让姐妹俩有成就感的,是亲眼看到农户们拿着自家产品亮相出镜。“自己露个脸就能卖完存货,感觉不可思议。”蛟垄村村民吕红梅回忆,自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手里捧着豇豆干,到镜头面前说了两句话,东西刚上架就被人拍走了。从好奇观望到积极参与直播带货,村民们为农产品销路发愁的次数越来越少。

助力乌溪江椪柑20天卖出十多万斤,帮村民现场打包笋干、土蜂蜜、葛根粉、鱼干、茶叶出售……这些成绩都让毛含玉、毛玉芬坚信,自己的坚持有价值。未来,姐妹俩希望用“线上+线下”的联动模式带领更多农户增收。

文字丨余君慧

图片丨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丨江一帆

一审丨余慧仙

二审丨卢晔岚 陈小小

三审丨徐芳

期待你的

+

来源:衢江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