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睡觉错了?过了70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3点,快来看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21:26 1

摘要:很多人一到晚上十点就强迫自己躺下,仿佛这个点是“黄金睡眠线”。可年纪一大,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越是按部就班,身体反而越不买账。问题来了:七十岁以后,睡觉到底该怎么睡才算对?

很多人一到晚上十点就强迫自己躺下,仿佛这个点是“黄金睡眠线”。可年纪一大,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越是按部就班,身体反而越不买账。问题来了:七十岁以后,睡觉到底该怎么睡才算对?

有种说法,叫“早睡早起身体好”,但它没告诉你一个事实——这个“早”,到底多早?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晚上十点准点上床,结果翻来覆去折腾到半夜,第二天又起得比鸡还早。

不是因为精神好,是因为睡眠变浅、易醒、难再入睡,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了似的。

到了七十岁以后,身体规律已经悄悄改了频道,还用年轻人的作息去套,就像穿别人鞋走自己的路,越走越累。很多人不明白,睡眠这件事,早就不是“几点睡”那么简单了。

有位退休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十点上床,可自退休后反而越睡越差。身体没毛病,脑子也清醒,就是一闭眼就焦虑,越想睡越睡不着。后来他学会“顺着身体来”,才发现原来不是自己老了,是方法不对。

第一件事,是别再盯着“十点”这根死规矩。

年纪越大,身体里的“生物钟”就越敏感,尤其是夜幕降临后,褪黑素的分泌不像年轻时那么听话了

有些人十点根本没困意,硬躺下只会让脑子越转越快。七十岁以后,真正该做的,是听身体的困意,不是看钟表的时间。

一个老人十点准时上床,却直到十二点还在床上翻腾,这两个小时的“躺床焦虑”比熬夜还伤身。研究发现,老年人如果强行在不困的时候上床,反而会加重失眠的发生率。

别再拿“几点睡”为荣,真正关键的是“睡得稳”。比起早睡,稳定的入睡节奏,才是长寿的关键。

第二点,别怕夜里醒,怕的是醒后瞎操作。

七十岁以后,浅睡阶段占比变高,夜里醒一两次其实挺正常,不是病也不是命不好。很多人一醒就焦虑,掏手机看时间、翻身叹气、甚至下床走动,结果一折腾,彻底清醒了。

醒了也别慌张,把它当作身体的小喘息。闭着眼,做点缓慢的腹式呼吸,或者默数数字,别让脑子开会。关键是别看时间,时间一看,压力就来了。

有个老太太,半夜三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表,然后开始想着“我怎么又醒了”“我明天可怎么办”,越想越烦,睡意全跑光。后来她改了个小习惯——醒了就躺着不动、不看时间,反而慢慢又睡着了。

第三点,白天别闲到“神游”,小心白天瞌睡偷走你晚上的觉。

很多老人退休后,白天活动少,脑子也不忙,坐着坐着就打盹。午睡一小时,下午再眯半小时,晚上自然不困。你睡眠不是“存银行”,白天睡多了,晚上账户就是空的。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把白天的“瞌睡时间”切成一小块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而且别太晚,最好在午饭后那一两个小时内解决。别让白天睡意成了晚上的“通缉犯”。

有个在社区活动中心跳广场舞的老头,白天活动量大,晚上睡前还会听听轻音乐,结果睡得比他儿子还香。这不是运气,是他把白天的“觉”留给了晚上。

很多人误把“睡好”当成“睡够”,其实七十岁以后,睡六七个小时就够了,关键是中间别总醒、醒了别太久。

别拿年轻人的标准折腾自己,七十岁以后,适应身体的节奏,比追求完美作息更重要。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了——卧室的环境,不是越安静越好。有些人一点声响就醒,反而更焦虑。有研究指出,适当的“白噪音”能让大脑更容易进入深睡,比如风扇嗡嗡的声音、雨声等,可以帮助老年人放松。

灯光也别太刺眼。有些老年人怕黑,夜里会开大灯睡觉,结果影响褪黑素分泌,反而越睡越浅。最理想的是用暖色的小夜灯,既有安全感,又不干扰睡眠。

有个朋友的母亲,晚上总是开着电视睡觉,结果半夜被广告声吵醒好几次。后来她儿子给她买了个小夜灯和轻音乐播放器,睡眠质量立刻提升了不少。

还有人误以为睡前喝点小酒能助眠,其实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酒精反而会破坏睡眠结构,让人更容易夜醒。睡前一小杯热牛奶,或者温水泡泡脚,比喝酒靠谱多了。

再说一点老年人的通病——睡前想事想不停。很多老人一关灯就开始“算账”:孙子作业写完没?女儿工作累不累?老伴明天是不是该复查了?这些思绪像蚊子一样,一旦来了,就赶不走。

其实可以用个简单的“放空”小技巧:写“睡前日记”。不是写人生感悟,而是把脑子里那些杂念写下来,放在纸上,给它“一个交代”,告诉自己:“我已经处理了,明早再看。”这样的大脑,才肯“下班”。

人生七十以后,睡觉这件事,真的别再硬拧。不是谁睡得早谁养生,也不是谁睡得多谁健康,而是看谁能在自己舒服的节奏里,把觉踏踏实实地睡踏实。

说到底,七十岁以后,睡觉不是任务,是本能的回归。别用日程表打败了身体的感觉,也别让数字绑架了内心的平静。

睡个好觉,不靠闹钟、也不靠闹心。靠的是理解身体的变化,尊重它,顺着它走,而不是拧着它活。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1]王玉芳,李文杰,黄晓东.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诊疗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05):489-493.
[2]刘芳,赵静,张春英.褪黑素在老年人睡眠障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4,27(02):45-49.
[3]陈立群,赵红,王小玲.老年人夜间觉醒与睡眠质量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5,45(04):882-885.

来源:健康有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