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朝可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大约公元前2070年,治水英雄大禹建立了它,一共传了17代君主,存在了470年。可惜夏朝没啥系统的文字记载,咱们只能从后世史书,像《史记》啥的,再结合二里头文化这些考古发现,来琢磨它灭亡的原因。
咱们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就像一场场精彩大戏,每个王朝都有它的辉煌与落幕。今天咱就唠唠从夏朝到清朝,这十二个主要王朝为啥会灭亡。
夏朝:第一个王朝的陨落
夏朝可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大约公元前2070年,治水英雄大禹建立了它,一共传了17代君主,存在了470年。可惜夏朝没啥系统的文字记载,咱们只能从后世史书,像《史记》啥的,再结合二里头文化这些考古发现,来琢磨它灭亡的原因。
夏朝灭亡,直接原因就是最后一位君主夏桀太残暴了。这夏桀可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暴君,他整天就知道贪图享乐,动不动就发动战争去征讨四方,对老百姓那叫一个狠,各种残酷统治。
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自然就不支持他,他的统治基础也就没了。最后在鸣条之战中,被新兴的商部落给打败了。
除了夏桀的暴政,夏朝统治阶级内部也烂透了,权力斗争不断,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被削弱。而商部落呢,生产力更先进,夏朝根本竞争不过,就这么被商朝取代了。
商朝:盛极而衰的轮回
商朝是第二个朝代,也是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起兵打败夏桀后建立了商朝。商朝中期内乱不断,还老是发洪水,商人没办法,只能多次迁都。
直到第19代君主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地,商朝的统治才稳定下来,这就是“盘庚迁殷”。到了第22代君主武丁的时候,商朝达到了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可好景不长,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传到最后一位君主帝辛(也就是纣王)的时候,国内矛盾尖锐得很,四方诸侯都起来反叛。这帝辛和夏桀一样,也是暴君一个,横征暴敛,用严刑峻法来镇压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对外还滥用武力攻打四方部落。
这么一搞,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统治基础也动摇了。最后在牧野之战中,帝辛的军队被周部落打败,帝辛自焚而死,商朝就这么完了,一共传了31位君主,存在了554年。
周朝:分封制埋下的隐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传了37位君主,长达791年。它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周武王灭商后,把都城定在镐京(西安),这就是西周的开始。
传到第12位君主周幽王的时候,出大事了。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就废了王后,这可惹恼了老丈人申侯。周幽王还多次烽火戏诸侯,就为了博褒姒一笑,结果把天下诸侯的信任都给弄没了。
申侯趁机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宜臼在诸侯的帮助下,把都城迁到洛邑(洛阳),建立了东周。东周最后一位君主是周赧王,被秦国给消灭了。周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国之初的分封制出了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室对天下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周王室衰微了,社会道德也跟着滑坡,最后就出现了礼崩乐坏、诸侯征伐的混乱局面,东周就这么被秦国灭了。
秦朝:严苛统治下的速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还首创了皇帝称号,自己就是始皇帝。可秦始皇去世后,二世皇帝胡亥把帝国带进了深渊,被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给推翻了。
秦朝灭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秦朝统一后,没有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反而继续严苛统治,大兴土木,还不断用兵,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民力,老百姓实在受不了,纷纷起来反抗。
二是秦始皇去世后,以胡亥为代表的统治阶级迅速腐化,奸臣赵高弄权乱政,国家统治机制失灵,根本应对不了农民起义,王朝很快就崩塌了。
汉朝:外戚宦官与军阀割据的双重打击
汉朝是在秦朝之后兴起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是刘邦在楚汉争霸中打败项羽后建立的,王莽篡汉后结束;东汉是刘邦的后裔刘秀推翻王莽统治后建立的,公元220年灭亡。
两汉一共延续了405年,传了27位皇帝。汉朝灭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交替进行,朝政混乱不堪,朝廷的中坚力量被摧毁,失去了自我革新的能力。
二是农民起义爆发后,国家为了镇压起义,把权力下放到地方,结果军阀势力越来越大,互相割据,政府完全控制不了地方势力,皇帝成了有名无实的傀儡,最后灭亡了。
晋朝:门阀政治与内乱外患的交织
晋朝是司马炎于公元266年建立的,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统一。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
西晋建国之初就有严重问题,它是在豪门世族的支持下建立的,本质上就是个门阀世族的联合政权,寒门子弟很难有上升机会。统治阶级获得特权后迅速腐化,国家毫无生气。
而且西晋还重新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王势力太大,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晋朝统治能力迅速崩塌。这时候,内迁的匈奴势力趁机崛起,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西晋被少数民族政权汉赵灭亡。
西晋皇族后裔司马睿带领大量士族和百姓南渡,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东晋建立后,皇帝和世族势力共享权力,后来皇族和世族、世族和世族之间内斗不断,国力下降,最终被以刘裕为代表的寒门势力颠覆。
隋朝:好大喜功的短命王朝
隋朝是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的,是继西晋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隋朝结束了东晋之后南北朝的乱世,杨坚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家迅速走向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可杨坚选的继承人杨广,也就是隋炀帝,把帝国的大好局面给葬送了。杨广在位期间,修建运河,频繁用兵,还穷奢极欲,贪图享受,导致国力过度消耗,民变四起,隋朝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
关于隋朝灭亡的原因,主流观点认为是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因为最高决策者的极端冒进和残酷统治,过度消耗了民力,最终被底层民众和内部贵族的双重反抗所摧毁。
唐朝:节度使与宦官乱政的悲剧
唐朝是李渊在公元618年推翻隋朝建立的,他的儿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后来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下达到极盛。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公元907年被藩镇势力灭亡,一共存在了289年,传了21位皇帝。
唐朝灭亡的原因是节度使制度不断扭曲,从单纯的军事力量演变成了监管财政、军权的地方性独立王国,打破了中央集权的格局。唐朝没办法,又开始用宦官势力来制约藩镇力量,结果朝廷陷入了藩镇威胁和宦官乱政交替的局面,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最终走向灭亡。
宋朝:重文轻武与内忧外患的困境
宋朝是赵匡胤终结唐末以来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后建立的,分为北宋和南宋。赵匡胤出身后周军人,他夺取政权后,深感武人乱政的可怕,于是采取了崇文抑武的国策,结果导致宋朝武功积弱。
宋朝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同时期还有辽、金两大政权。由于宋朝武力积弱,屡遭辽、金侵犯,北宋在1127年被金国灭亡。北宋皇族后裔赵构在应天府登基,建立了南宋。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后,南宋被蒙古人消灭。两宋一共延续了319年,传了18位皇帝。宋朝灭亡除了军事实力落后,内部文官集团的党争与内耗、朝政极端腐败也是重要原因。
而且宋朝还面临着少数民族政权空前强大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南宋后期,面对蒙古人的崛起,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元朝:拒绝汉化的统治危机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了大蒙古国,公元1271年,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元灭宋后完成了全国统一。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存在了98年,传了11位皇帝。元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统治阶级拒绝汉化,蒙古人没能融入汉文化圈,在国家治理上存在天然短板。
二是元朝把蒙古旧制强行套用于中原农业社会,还推行歧视汉族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阶级矛盾。三是蒙古贵族严重腐化,内斗不断,再加上元末天灾不断,百姓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影响下爆发反抗,元朝迅速垮台。
明朝:昏君懒政与天灾人祸的夹击
明朝是朱元璋推翻元朝,扫平各路起义后于公元1368年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之治、仁宣之治几个盛世后,明朝走向统治巅峰,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由盛转衰,一共存在了276年,历经16代皇帝。
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明朝中后期有几个皇帝特别昏聩和懒政,导致文官内斗和宦官干政现象严重,朝政混乱不堪。二是统治阶级和特权阶级数量太多,他们巧取豪夺,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负担过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三是明末时期,正值全球小冰河期,气候异常寒冷,旱灾、蝗灾、水灾频发,这成了压死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朝在农民起义和后金崛起的内外困境下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朝:闭关锁国与列强侵略的结局
清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公元1616年,女真人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定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军入关消灭了农民起义和南明政权,建立了全国性的大一统政权。
此后,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努力下,以康乾盛世将清朝推向极盛。在这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非常辽阔。
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走向衰败,最终在1912年被中华民国取代。
清朝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发展与世界潮流脱轨,陷入落后,最终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国门。
再加上腐朽的统治体制,再也无法维持庞大帝国的运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突出,清朝最终走向灭亡。
这些王朝的兴衰就像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得顺应历史潮流,关心百姓疾苦,不断改革创新,不然就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
来源:是小悠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