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进入按图行车试验阶段,标志着该线路进入开通运营倒计时,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也开通在即。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史叶 武新杰)近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进入按图行车试验阶段,标志着该线路进入开通运营倒计时,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也开通在即。
这个车站长啥样?开通后都能连通哪些站点?11月13日,长城新媒体记者专程探访。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资料图
按图行车试验是铁路部门按列车运行图,组织列车在正常运营条件下的非载客运行,真实记录列车的正晚点数量、正点率,检验各系统在模拟运营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按图行车试验是运行试验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前最后一个测试项目。
“京唐城际铁路全长149公里,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燕郊站(改建)、大厂站、香河站、宝坻站、玉田南站、唐山西站、唐山站(既有)等8座车站。”京唐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友强介绍,京唐城际铁路燕郊至唐山段已于2022年12月30日投入运营,北京城市副中心段预计今年年内建成通车,并实现全线贯通。
11月13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按图行车试验车辆经停燕郊站。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新杰 摄
线路开通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可实现与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宝坻区、天津市北辰区等多地的便捷直达,进一步缩短京津冀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高百姓出行效率,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京唐城际全线贯通运营,将实现京津冀1小时通勤都市圈、京津冀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北京市重大项目办铁路工程建设协调处副处长储卫星告诉记者,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下一轮“十五五”建设规划项目研究业已启动,将进一步构建完善京津冀城市群城际铁路网。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服务中心。资料图
据介绍,2019年11月开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地下结构三层,面积相当于7个北京南站,是“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城际铁路、轨道交通、接驳场站、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综合交通枢纽配套6大功能。
引人注目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的标志性建筑“京帆”屋盖,充分采用运河文化元素,在车站上方形成片片展开、连绵灵动的“京帆”,寓意“扬帆起航、千帆竞发”。该屋盖由7片主帆和3片小帆组成,具有车站屋盖、城市景观、城市公共客厅等多种城市功能。
同时,“京帆”屋盖将绿色节能理念贯穿设计建设始终,屋盖一构双层,通过设置穿孔遮阳板、水立方同款泡泡采光顶ETFE气枕,平衡冷热负荷。在“京帆”屋盖下方,是车站的采光井,阳光透过“京帆”被引入地下32米深的候车站台层,营造阳光车站,提高旅客候车体验。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标志性建筑“京帆”屋盖。资料图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站长柴宇表示,试运行期间,铁路部门主要开展联调联试,对信号、供电、通信等设备全面测试,确保各系统协同。此外,还将开展服务流程优化、人员培训、应急保障准备等工作。
“目前,京唐城际铁路主要以通勤、旅游、联运交通换乘客流为主,针对运行情况及客流特点,北京客运段京秦车队将为广大旅客提供精准服务。”北京客运段列车长刘倩说,他们提前收集沿途各站进出站、换乘、旅游出行等信息,为初次乘车的旅客提供交通接驳信息,广播到具体换乘车厢,实现点对点零距离换乘,让旅客出行更便捷。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