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英国科学真的能催生一家价值 1 万亿美元的公司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20:15 1

摘要:英国政府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2035年前孵化出一家价值万亿美元的本土科技公司,使英国跻身全球科技创新前三强。然而,上议院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却给这一宏大目标泼了一盆冷水,警告英国科技产业正在经历"失血"危机——大批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纷纷迁移至美国等

信息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700-6

英国政府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2035年前孵化出一家价值万亿美元的本土科技公司,使英国跻身全球科技创新前三强。然而,上议院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却给这一宏大目标泼了一盆冷水,警告英国科技产业正在经历"失血"危机——大批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后纷纷迁移至美国等地,使得英国沦为一个无法充分利用初期公共投资的"孵化器经济"。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层变化。虽然英国在基础科研和早期创新方面仍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全球十大顶尖大学中的四所,但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大型商业实体方面却面临严重挑战。上议院委员会主席罗伯特·梅尔指出,即使在调查期间,包括牛津离子、户户路和怀斯在内的多家重要科技公司已经搬迁或向海外扩张,甚至连制药巨头阿斯利康这样的生命科学支柱企业也在考虑退出英国。

万亿美元目标的现实困境

政府研究所智库高级研究员贾尔斯·威尔克斯对这一目标持谨慎态度,他曾担任特蕾莎·梅首相的产业和经济政策特别顾问。威尔克斯认为,虽然在20年内出现英国万亿美元企业的可能性约为四分之一,但这个目标本身存在根本性问题。他指出,达到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通常依赖于对国内大市场的垄断地位,而这种规模的增长对整体经济的实际效益存疑。

从数字角度来看,万亿美元的市值相当于英国目前最大企业阿斯利康市值的四倍。全球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达到这一规模,主要集中在美国的科技巨头如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这些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科技生态系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研究员安迪·韦斯特伍德认为,用单一企业的市值来衡量产业政策成功与否是一种"奇怪的方式"。他强调,即使拥有非常成功的产业政策,也可能无法孵化出万亿美元级别的企业,因为这需要多种复杂因素的完美结合。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英国在全球最大100家工业研发支出企业中仅占三席,且没有一家进入前十名。这一数据暴露了英国在将基础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方面的结构性缺陷。

政策工具与战略重点

阿斯利康的实验室内,阿斯利康是目前英国最有价值的公司。 图片来源:Peter Byrne/PA via Alamy

英国政府的十年工业战略试图通过多维度的政策工具来解决这一挑战。该战略重点关注先进制造、清洁能源、国防、数字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通过三种主要形式提供支持:直接资金投入、政府采购政策和监管环境改革。

然而,这种广泛撒网的策略也面临内在矛盾。威尔克斯指出,相互竞争的优先级有时会阻碍整体进展,而且很难预测哪些具体措施最为有效。更重要的是,政府"挑选赢家"的做法与英国传统的霍尔丹原则相冲突,后者主张研究资金的分配应该由研究人员而非政治家决定。

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门的新任负责人利兹·肯德尔和科学部长帕特里克·瓦兰斯面临着在保持科学独立性与推动产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韦斯特伍德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他们会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政府干预科研方向的做法。

政府采购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剑桥大学创新研究员大卫·康奈尔指出,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通过采购政策帮助初创企业扩大规模。这种做法能够为初创公司提供早期收入,使其在寻求大额风险投资之前就能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让公司创始人更好地控制企业未来,包括是否留在本国的决策。

国际竞争与人才流失

英国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问题,更是全球人才和企业竞争的结果。美国凭借其庞大的市场、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和宽松的监管环境,持续吸引着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企业和人才。硅谷生态系统的网络效应使得成功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后续资源,形成正反馈循环。

上议院报告特别提到了签证处理制度的改革需求。目前英国对海外科学家和技术人才的签证政策仍存在效率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人才的流入。相比之下,美国尽管也有移民限制,但其H-1B签证制度为科技人才提供了相对清晰的路径。

欧洲其他国家也在积极竞争科技产业的发展机会。法国巴黎近年来成为健康技术初创公司的重要聚集地,通过税收优惠和监管简化吸引了大量投资。德国则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在工业4.0和自动化技术领域建立了优势。

重新定义成功标准

面对万亿美元目标的质疑声,一些专家建议重新定义英国科技政策的成功标准。威尔克斯认为,与其追求单一企业的巨大规模,不如关注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包括就业创造、税收贡献、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等多维度指标。

韦斯特伍德强调,产业政策的最佳效果是创造有利于成功企业蓬勃发展的综合环境,而不是人为地推动特定企业达到某种规模。这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系、监管框架和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性改革。

从长远来看,英国的科技竞争力将取决于其能否在保持科研优势的同时,建立起完整的创新价值链。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私人部门、学术机构和国际合作伙伴的协同努力。万亿美元的目标或许过于具体和激进,但它所代表的雄心和决心对于推动英国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