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境电商方案看似多样,但真正合规的选择其实很有限。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并非独立方案,而是特定操作方式,在当前环境下,选择9810作为最优解,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前提条件的稳定:
跨境电商方案看似多样,但真正合规的选择其实很有限。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并非独立方案,而是特定操作方式,在当前环境下,选择9810作为最优解,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前提条件的稳定:
政策环境稳定:短期内无颠覆性新规出台。监管口径不变:税务局对“赛维模式”(以香港公司为交易对手的0110)和“境外采购模式”的认可度保持现状。成本结构可接受:不考虑店群模式下,各店铺独立报关所带来的高昂管理成本。税务申报规范:店铺严格按照平台销售额确认收入并申报。一、9810适用场景9810是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75号中定义的一种监管方式代码,全称“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是海关总署为支持跨境电商B2B2C(企业-企业-消费者)出口设立的监管代码。其核心模式为“单未下、货先行”——境内企业先将货物批量出口至海外仓,待境外消费者下单后,再由海外仓直接发货至终端消费者。
其适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跨境电商 + 海外仓。在海关的监管逻辑中,监管方式代码具有唯一性,申报了9810就不能同时申报0110(一般贸易)或其他代码。
常见模式区分
线下B2B转海外仓:若企业先将货物批量出口至海外仓,再通过线下渠道销售给海外B端客户,由于不涉及电商平台,出口时应申报为0110,而非9810。从事海外货盘业务的企业需特别注意区分。赛维模式:其本质是0110,关键在于交易对手是境外的香港公司,而非平台上的终端消费者。1039市场采购:其主体必须是特定市场内的个体工商户,而非公司化的店铺。一旦上述任一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方案的性价比优势可能会凸显。
二、资质申请(均可线上办理)确定9810的出口主体公司后,资质申请可分部门进行,除银行外,均可线上办理。
在海关“单一窗口”完成企业资质备案,并勾选“跨境电商企业”资质
一、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https://www.singlewindow.cn/,
按下图序依次点击进入备案申请页面。
二、选择备案类型
以已备案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申请备案跨境电子商务电商企业为例,按下图序依次点击进入备案申请材料填报页面。
跳转新页面,选中申请资质类型为跨境电子商务电商企业,并准确填写有关信息后,点击提交即进入海关审核环节。
申请备案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境外跨境电商企业的境内代理人的,只需单独或同时勾选相应的申请资质类型即可。
三、查看申请结果
按下图进入查看海关审核结果,审核通过的,会显示一条“审批通过”记录。
未能审核通过的,可按下图查看“海关意见”,经核实修改相关材料后重新提交审核。
四、备案信息查询
登录“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以企业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海关备案情况。
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http://credit.customs.gov.cn/
商务局:
重要更新:自2022年底起,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已正式取消。任何代办机构若仍将此列为必要流程,说明其信息滞后,应立即更换。海关:
操作:通过“单一窗口”进行注册。需勾选“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并增选“跨境电子商务电商企业”类型。若公司已具备进出口权,则申请变更,补选跨境电商资质。电子口岸:
操作:联系当地海关所属的电子口岸中心(例如,东莞企业可通过“黄埔口岸通关服务”公众号办理)。线上申请卡介质的电子口岸卡(现已升级为类似银行U-KEY的形态)。加急可现场办理,否则可等待邮寄。待确认:关于是否必须通过实体银行开立外币账户,还是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付款,仍需与外汇管理局进一步确认。税务局:
操作:虽然出口免税本身可能不需要额外申请资质,但建议无论是否计划做退税,都应完成出口退(免)税备案。流程不复杂,但能为企业未来保留选择空间。具体要求需遵从当地税局指引。外汇管理局:
操作: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通常在银行开立外币账户时,银行可代办此登记。三、数据对接关键点这是9810流程中技术性较强的一环。
报文开发:
企业需选择一套跨境电商系统,可以自行开发,或向第三方公司购买。部分公司提供免费系统,但按票收取数据通道费(约一百几十元/票)。行业观察:这些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是关务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一个现实问题是:亚马逊等平台是否会将每个订单的详细数据主动推送给卖家的ERP系统?这其中的数据打通仍存在挑战。申请传输ID(DXPID):
操作:登录海关总署官网,进入“互联网+海关”下的“海关预录入系统数据交换接口网上办理平台”,申请一个DXPID号(Data Exchange Platform ID)。配置客户端:
操作:下载并安装“CMTS”数据交换客户端软件。此步骤需与当地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公服平台,通常由商务局管辖)对接注册配置。四、报关出口实操建议服务商选择:
海关备案的跨境电商企业类型中,不包括报关行。公告规定参与企业应自行注册。行业现状:我查询发现,部分头部物流服务商并未完成跨境电商海关备案,或备案为“电商企业”而非“物流企业”。原因在于,物流企业备案需获得国家邮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主要针对小包物流商。这揭示了9810实操中的一些模糊地带。报关资料准备:
核心原则:报关单上的每一行商品,至少应按“申报要素”进行划分(若计划退税,建议再按供应商细分)。关键技巧:并非每个SKU都需要单列一行。只要不同SKU的申报要素相同(如同品类、同品牌、同材质、同用途等),就可以合并为一行申报。价格可以合理预估。挑战:对于习惯“买单包税双清”的卖家,确认申报要素是一项繁琐但必须做好的工作,尤其是铺货型卖家。前期磨合顺畅后,后续流程会简化。行业痛点:AI报关工具尚未成熟,期待ERP与财税系统打通
五、税务申报处理要点数据一致性:
报关出口后,海关数据会推送给税务局。税局系统可能会提示报关数据与报税数据不一致的风险疑点。处理原则:收入确认应在实现销售后。企业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向税局作出合理解释。手握9810报关单,一切都有据可依。期待未来系统能为跨境电商打上标签,适当放宽预警线。申报实操:
销售后,按季度(一般纳税人按月)对照亚马逊账单核算成本和收入,进行税务申报。数据问题:目前亚马逊推送的数据(如1099K表)可能包含国外税费、不含退款等,与实际收入存在偏差,需要仔细核对调整。零申报风险:持续零申报的风险取决于当地税局的监管态度。主动申报,即使有偏差,也比零申报更安全。严重警告与建议:
绝对禁止虚开发票!与供应商沟通,如实开票,协商合理的税点。新手勿碰预退税:对于刚起步合规的卖家,不建议直接启动出口退税,更不用说预退税。若有服务商怂恿,建议立即远离。退税是给已合规运行一段时间的企业享受的政策红利,建议在合规申报顺畅运行至少半年后再考虑。从零申报直接跳到申请退税,无异于主动邀请税局彻查历史问题。退货政策:关于出口退运,可参考《关于延续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2023年第34号),该政策执行至2025年底。六、收汇注意事项前述资质申请已包含外管局环节。海关数据同样会推送给外管局,每笔收汇都需向外管局申报。跨境电商享有“轧差收汇”政策,合理的境外支出(如海外仓费用、本地推广费)无需全额收汇再支付,但仍需按规定进行实际收付数据和还原数据的申报。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