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摆结束不是赢家!美国43天损失130亿,3个月后恐再停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17:55 1

摘要:可能有人觉得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咱们往深了扒就知道,这背后的戏比电视剧里的宫斗剧还曲折,每一步都跟走钢丝似的,稍微差一点就满盘皆输。

说句实在话,美国那摊子政府停摆的烂事,总算在11月12日有了个说法。

当天特朗普在白宫里签下那份临时拨款法案,宣告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停摆正式“散场”。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咱们往深了扒就知道,这背后的戏比电视剧里的宫斗剧还曲折,每一步都跟走钢丝似的,稍微差一点就满盘皆输。

要我说,这整场闹剧的转折点,全靠参议院那场让人捏把汗的投票。

本周一晚上,参议院的计票大厅里静得可怕,连谁咽口水的声音都听得见。

为啥这么紧张?因为法案要进众议院,必须得拿到60票的支持,少一票都白搭。

你发现没,平时两党跟仇家似的,见面都不带打招呼的,这次居然凑出了个“统一战线”。

共和党那边,除了肯塔基州的参议员保罗一根筋地投反对票,其他人居然罕见地抱成了一团,全投了赞成。

这还不算啥,更关键的是民主党那边,有八位温和派议员直接“反水”,把票投给了这份跨党派法案。

我跟你讲,这八位议员的票可不是随便投的,每一张背后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这里面既有新罕布什尔州的沙欣、弗吉尼亚州的凯恩这种在国会混了十几年的老江湖,也有宾夕法尼亚州的费特曼这种正愁着下次选举怎么拉选票的主儿。

还有个特殊角色,缅因州的无党派参议员金,这人平时就跟民主党走得近,这次他投的赞成票,妥妥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能凑齐这60票,根本不是什么“为了国家利益”,全是谈判桌上磨出来的利益交换。

民主党最想要的是延长税收抵免政策,结果没捞着;但共和党领袖图恩给了个口头承诺,说12月中旬专门开个会,就补贴延长的事投票。

这种“先退一步,留个活口”的操作,早就是华盛顿政客们玩烂了的套路。

当时投票结果出来的时候,有记者拍到场外不少游说团体的人松了口气。

要知道,这43天里,不少行业都快扛不住了,要是法案再通不过,倒闭的企业还得翻番。

所以说,这60票不是给政客面子,更像是给经济留条活路。

参议院过关只是第一关,众议院那边同样是块硬骨头。

11月12日上午,众议院投票结果出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法案总算涉险通过。

当天下午,特朗普就赶在白宫记者面前签了字,高调宣布政府“重新开张”。

可别被这热闹场面骗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圆满结局。

这次通过的就是个“临时救急包”,只能让大部分政府机构撑到2026年1月30日,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来月。

更让人糟心的是,这43天停摆造成的损失,早就没法挽回了。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算了笔账,这43天直接让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少了1.5个百分点,其中130亿美元的损失是永久性的,这笔钱啥概念?

差不多能造一艘最先进的“福特号”航母,或者给全美每个小学生买十套课外读物。

光说数字可能没感觉,咱们看看老百姓的日子就知道了。

华盛顿特区有个中餐馆老板接受采访时说,当地四成劳动力都是政府雇员,停薪四十多天后,店里的生意直接腰斩,原本中午要翻台三次,现在一次都坐不满,差点就关门大吉。

从另一个角度看,“开门”只是开始,“收拾烂摊子”才是真费劲。

政府机构得一个个召回员工,光是核对补发工资的名单就得花好几天;空管系统之前一直“限量运行”,想恢复正常得慢慢磨合,那段时间不少航班要么延误要么取消。

更麻烦的是,10月份的通胀和就业报告,因为数据没人统计,可能永远都发布不了。

所以说,就算政府开了门,短期内大家办事排队、坐飞机延误的问题,照样得忍。

还有那些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的家庭,这四十多天更是难熬。

有个单亲妈妈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说,她是联邦社保局的临时工,停摆后没了收入,房租都快交不起了,只能带着孩子去食品银行领救济粮。

这种例子在美国可不是少数,据统计,停摆期间全美有超过4000万低收入人群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

这场停摆闹剧里,最有意思的不是两党互掐,而是民主党内部的“窝里斗”。

表面上看是两党合作破局,实际上民主党内部早就吵成了一锅粥。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一直没公开说支持这份法案,但民主党议员沙欣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透露,“谈判团队一直跟领导层保持密切沟通”。

这话里的门道不用多说,明摆着是舒默想两边都不得罪,成了就蹭功劳,不成也能甩锅。

更狠的是民主党里的进步派团体,之前政府停摆的时候还跟舒默站一条线,现在直接翻脸不认人。

美国有个很有名的进步派组织叫Indivisible,直接放话要在下次初选中支持反对舒默连任的候选人;另一个有影响力的组织MoveOn也跟着起哄,呼吁舒默赶紧卸任,说“当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都没法保障时,我们需要的是敢拼命的领导者,而不是只会和稀泥的老好人”。

这些话一出来,全华盛顿都知道民主党内部彻底分裂了。

说句实在话,进步派闹成这样也不是没原因的。

共和党领袖图恩承诺12月中旬讨论补贴延长,现在看就是张“空头支票”。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压根没说要把这事放进议事日程,共和党内部也没达成共识,到时候能不能投票都不好说。

凯撒家庭基金会早就算过,要是补贴真到期了,美国人的平均医保保费可能直接翻倍,到时候普通家庭的医疗负担又得加重。

更要命的是,三个月后的1月30日又是个大坎。

要是到时候两党还谈不拢长期预算,政府可能又要停摆。

到时候二百万联邦雇员的工资、机场的正常运转、国家公园的开放,又会变成两党博弈的筹码。

就像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说的,“孩子、老人、工薪阶层都成了政治闹剧的牺牲品”,可没人真的想解决问题。

还有那些摇摆州的议员,现在更是骑虎难下。

支持法案吧,会得罪自己党派里的激进分子;反对吧,又怕选民觉得自己不顾民生,影响下次选举。

有个议员私下跟记者吐槽,这段时间他每天要接几百个选民的电话,一半让他支持法案,一半让他反对,搞得他连觉都睡不好。

这43天的停摆,看似以“两党合作”收场,实则把美国政治的毛病全暴露出来了。

两党所谓的合作,根本不是为了老百姓,全是利益交换;党内的分裂比党外的对立还厉害,各顾各的利益;遇到问题就用“临时方案”敷衍,从来不想着彻底解决。

130亿美元的损失、上千万人的生活受影响,居然没让政客们吸取教训,三个月后大概率还会重演。

说到底,政客们争来争去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最后买单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和国家的经济。

来源:探秘发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