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秀人才需具备抗压能力与坚持到底的决心,这一认知常被用于引导青少年——当前社会中,具备基础能力的人才数量充足,但符合高标准的优秀人才稀缺,两项核心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关键标志。
优秀人才需具备抗压能力与坚持到底的决心,这一认知常被用于引导青少年——当前社会中,具备基础能力的人才数量充足,但符合高标准的优秀人才稀缺,两项核心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关键标志。
从电视转播中观看陈梦参与的乒乓球赛事,当镜头聚焦使其处于全场关注中心时,观者易产生激动情绪。陈梦的身份不仅限于职业乒乓球运动员,更成为优秀人才标准的典型体现。赛事成绩上,她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4-2战胜孙颖莎夺冠,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再次以4-2击败孙颖莎,成为继邓亚萍、张怡宁后第三位卫冕奥运女单冠军的选手,同时斩获4枚奥运金牌,跻身乒坛第四位达成该成就的女选手,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依赖竞技实力,与运气无关。比赛过程中,采用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打法的陈梦,每一次击球均投入全部力量;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她时隔9个月重返正式比赛,首战4-0击败孙铭阳,1/8决赛4-0战胜何卓佳(四局比分11-9、11-8、12-10、12-10,三局实现落后逆转),1/4决赛面对蒯曼先丢两局,最终以5-11、8-11、11-8、14-12、11-6、11-9的比分4-2逆转晋级四强,局势逆转过程被类比为“打怪升级”。面对外界不同声音,陈梦始终保持稳定竞技状态,未受影响。
现实中,部分青少年遭遇轻微挫折后易产生放弃心理、采取自暴自弃行为,而陈梦在竞技生涯中始终展现稳定心态。她具备不服输的精神、坚定的信念与争夺第一名的勇气,这些特质使其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中,陈梦代表山东省参赛,身处汇聚王曼昱、王艺迪、蒯曼等强手的“死亡半区”,比赛过程中展现的拼搏精神,契合当代青年所需的精神品质。某赛事主播曾提出“抗压能力能让人保持理智”,这一观点得到广泛认同——抗压能力作为当代社会重要技能,可帮助个体在关键节点避免情绪崩溃、维持稳定状态。
网络上部分针对陈梦的负面评价,反而凸显其坚韧不拔。从个人发展路径看,陈梦未依赖外部资源,自1999年开始练习乒乓球,2007年进入国家队,职业生涯斩获四次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2020年乒乓球世界杯女单冠军、多次世乒赛团体冠军等荣誉,仅凭借自身竞技实力参与比赛,战术运用与击球方式均符合规则,无任何争议行为,堪称“用干净的实力打出一片天”。根据中国乒乓球协会2024年12月31日公告,陈梦正式退出国际乒联世界排名,未出现在2025年第46周女单排名榜单中,但复出后的竞技状态仍保持高位。在当前注重外貌与实力的社会环境中,陈梦的坚持与拼搏更具价值,其未来有望获得更广泛群体的认可与支持。
陈梦所展现的坚持与勇气,构成值得敬佩的精神力量。公众应避免跟随他人发表负面评论,主动调整个人心态,可借鉴其应对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将挫折转化为进取的助力;在体育竞技赛场、职业职场、个人人生发展等场景中,保持不服输的精神,不被困难击败。人生进程中,挫折的存在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放弃;坚持的行为最终会导向成功,未来将属于勇于拼搏、全力以赴的人。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女单1/4决赛中,陈梦逆转蒯曼晋级四强,这一成绩进一步证明“胜利是核心评判标准”,每个人都可学习其精神,在个人生活中成为具备类似特质的人。
结合陈梦卫冕奥运女单冠军、全运会逆境晋级四强的竞技表现,以及其从青年赛到成年赛持续二十年的坚持历程,她在半决赛对阵王曼昱的较量中,能否凭借抗压能力与大赛经验再进一步?
来源:蕊蕊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