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分钟,球都没摸几次,就被NBA扫地出门,曾凡博的下一站居然不是CBA。
10分钟,球都没摸几次,就被NBA扫地出门,曾凡博的下一站居然不是CBA。
他刚从布鲁克林飞回来,行李还没拆,五份澳大利亚合同已经躺在邮箱。
球迷以为他会低头回家,结果人家把机票改签到墨尔本,连窗口都没给母队留。
这一幕像极了两年前被点燃队放弃的那个夜晚。
当时他也说没事,转头就飞洛杉矶加练,凌晨四点球场灯比太阳早亮。
有人嘲笑他轴,他说只想打最高级的比赛,轴到底。
篮网裁他那天,教练组只给了一句话:对抗差半档。
半档,在NBA就是天堑。
他记下了,转身奔澳洲,找最凶的对抗,最狠的犯规,最不留情面的内线。
澳大利亚联赛球风硬,转播少,钱也不多。
可那里一年往NBA送七八个锋卫,数据透明,球探常驻。
小曾团队算过,去NBL打一年,曝光率比CBA高四倍,选秀报告更新快两倍。
CBA俱乐部当然开了顶薪,数字漂亮,还有户口指标。
他听完只问一句:打完夏联还能走吗。
对面沉默,他就知道答案,起身握手,门都没回。
有人替他心疼,说白瞎了北京户口。
他反问:户口能帮我封盖字母哥的扣篮吗。
一句话堵死所有劝退。
澳洲五队里,最积极的是墨尔本联,老板直接飞北京面谈。
合同摆桌上,出场时间写进附加条款,首发承诺白纸黑字。
小曾看完,把笔一放,说先打国家队,再签字。
11月28日对韩国,他提前十天报到。
郭士强要的是能换防的4号位,能投能护框,最好还年轻。
全队看完他的对抗视频,集体闭嘴,没人再提经验不足。
肩伤是老问题,澳洲康复师给他做了三维扫描。
肌肉差0.3秒反应,就被判成隐患。
六周训练后,数据回到健康值,球探报告从伤病风险改成即战力。
球迷担心他又被喊回来坐板凳。
教练组这次放话:谁状态好谁上,不看年龄。
一句话,把00后的火全点燃。
海外漂泊钱少,生活自己洗碗,比赛完坐经济舱。
他说在那边没人把你当明星,打得烂就剪视频全网嘲。
这种环境逼着他每天加练三百次横移,晚上回去冰桶泡到失去知觉。
CBA舒服,主场酒店五星级,球迷围着要签名。
可他也看见老队员三十岁就开始发福,赛季结束连体检都懒得做。
他怕自己一回去,斗志被沙发吸走,所以干脆不回头。
父母想儿子,天天视频。
他把镜头对准窗外,让他们看墨尔本的凌晨街道。
妈说累就回来,他说再撑一年,就一年。
冲击NBA像爬电梯井,电梯不停,掉下去就骨折。
NBL是井里的梯子,晃晃悠悠,起码能往上蹬。
CBA像在旁边喊加油,声音大,却够不着他。
有人算过,中国球员23岁以后再进NBA,成功率不到3%。
他22,生日蜡烛还没吹,就觉得时间不够。
于是把每天切成分钟,训练表贴在床头,完成一项划一项。
球迷骂他傻,说澳洲没人看,数据刷再好也白搭。
他甩出手机,直播观看人数五十万,弹幕刷到卡屏。
谁说没人,只是没人在CBA看。
国家队比赛日近,他减掉了最后两公斤脂肪。
称重那天,队医盯着数字笑:你比受伤前还轻。
他回:轻的是负担,重的是任务。
对韩国一役,他计划用十分钟证明自己配得上机票。
篮板、补防、三分,一样不能少。
赛后不管输赢,他都要飞回墨尔本,把合同落笔。
未来一年,他要么被NBA双向合同带走,要么继续被说对抗差。
他说早就习惯质疑,最怕的是自己也相信。
所以每天醒来先照镜子,告诉里面那个人:别怂。
想复制他的路,其实不难。
先拒绝舒适,再拒绝同情,最后拒绝自己给自己找台阶。
三步走完,剩下的交给命。
他还没成功,却已经把退路一条一条剪掉。
别人留后路,他留的是一口气。
这口气,支撑他熬过所有凌晨四点的冰桶和孤独。
明天就用这三句话:
不给自己B计划,才能逼出A水平。
对抗差半档,那就练到高一档。
户口再香,也盖不了帽。
别等他打进NBA才想起跟风。
机会现在就在眼皮底下,再不做决定,下一个被裁的就是你。
来源:别在深夜买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