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石头镇:95后新农人让黄土地结出“致富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6:37 1

摘要:猕猴桃架下,阳光穿透翠绿枝叶,洒下细碎金斑。95后新农人胡春波抬手拭去额头汗珠,目光掠过枝头沉甸甸的饱满果实,眼底盛满藏不住的光亮与笃定。“从武汉大学回到这片黄土地,太多人问我后不后悔。”他笑着开口,声音里满是底气,“当初决定返乡时,身边人全是不解,觉得大城市

猕猴桃架下,阳光穿透翠绿枝叶,洒下细碎金斑。95后新农人胡春波抬手拭去额头汗珠,目光掠过枝头沉甸甸的饱满果实,眼底盛满藏不住的光亮与笃定。“从武汉大学回到这片黄土地,太多人问我后不后悔。”他笑着开口,声音里满是底气,“当初决定返乡时,身边人全是不解,觉得大城市的发展机会那么多,为何偏要一头扎进农村?但现在你看,这片土地不仅结出了甜果子,更让村民们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2019年,胡春波回到庐江县石头镇投身农业种植。胡春波说,乡村振兴的号角让他坚定了归乡的念头,“农村需要更多的年轻血液推动它的发展,我相信黄土地里能刨出‘金疙瘩’。”

初入农业领域,这位高才生却屡屡“碰壁”。“选品种、学技术、找销路,每一步都比想象中难。刚开始选择种樱桃,没摸透本地水土脾性,最终不得不淘汰;如今园内挂满枝头的柑橘,也不是当初的第一批苗,第一批柑橘栽种的第一年就遭遇极端天气,整批树苗全军覆没,前期心血几乎付诸东流。”大学里从未挂科的他,在“泥土大学”里常常挂科,但他没半点退缩,每天泡在果园里蹲守观察、记录数据,翻遍农技资料自学钻研,遇上难题向老果农请教,把每一次失败都化作养分,在黄土地里慢慢扎稳了脚跟。

“农业要想提质增效,离不开科技赋能。”胡春波深知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果断投入资金安装大棚喷灌系统。“以前浇水全靠人工,几十亩地要好几个人忙一整天,现在按下开关就能实现半自动化喷水灌溉,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能精准控制水量,水果口味也越来越好了。”他指着果园里的喷灌设备介绍,科技让种植变得更“轻松”,也让产出更“靠谱”。

金乔生态农业园有杨梅、柑橘、猕猴桃等品种,每年从5月到12月都有鲜果可摘,形成了“四季采摘”的特色。不服输的劲头让胡春波在摸索中找到突破口,今年,胡春波又为园区解锁了有机食用菌这一新业态,探索出“立体农业”的致富新路。“柑橘大棚里的自动灌溉系统能精准控温调湿,刚好适配有机食用菌的生长需求——这样土地‘上下兼顾’,效益自然翻番!”今年,他已着手在柑橘大棚内规模化栽种有机食用菌,预计明年就能批量上市,为园区再添一笔增收底气。

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动乡邻共同致富才是胡春波的初心。“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家乡的发展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金乔生态农业园优先吸纳附近村民务工,从果树栽种、田间管理到果实采摘、包装销售,每个环节都能让乡亲们赚到钱。“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还能照顾到家,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石头镇黄蜀山村村民汤大姐一边采摘猕猴桃,一边笑着说。据了解,金乔生态农业园带动周边约100户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4万元。

谈及未来,胡春波眼神坚定:“我认为最好的乡村振兴,是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让生活在这里的人脸上都有笑容。”他表示,接下来会继续深耕农业,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计划打造农产品电商直播间,让家乡的优质水果和有机食用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种下的不仅是一颗果子,更是一个有根、有果、有未来的家乡。我会一直坚持把这份事业做下去,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潜力和希望。”

如今,金乔生态农业园里瓜果飘香、菌香四溢,胡春波用青春和汗水,在庐江的黄土地上书写着新农人的担当与作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许锞)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