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叫停!医生劝告:服用维生素B12的人,身体出现3症状必须停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8:00 1

摘要:我娘那天又拎着一袋瓶瓶罐罐来我家,非要我看看她新买的保健品。我一眼瞄见那瓶维生素B12,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她说她最近常犯困,听邻居说补点B12能提神,就买来吃。

我娘那天又拎着一袋瓶瓶罐罐来我家,非要我看看她新买的保健品。我一眼瞄见那瓶维生素B12,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她说她最近常犯困,听邻居说补点B12能提神,就买来吃。

她的眼圈黑得像熬了几夜麻将,手心还总冒冷汗。我当场就说:这个药,赶紧停。不怪她乱吃。六十岁后,谁不怕脑子糊涂、手脚没劲?广告天天播,说得跟神仙水似的。

可我干这一行二十年,见过太多“吃出问题”的例子。有些人真不是缺营养,是补得太多。尤其是B12,补过头,反而伤身。

我碰过一个老客户,姓刘,七十出头,走路一跛一跛的。检查完,没啥大毛病,就是神经有点问题。他女儿说他吃了半年B12,越吃越抖。我让他先停药,一周后果然好多了。长期高剂量服用B12,会让神经系统起反应,尤其是脚底麻、走路飘,都是信号

这种“越补越虚”的事,不是个例。我还记得一个邻居阿姨,突然就开始口腔溃烂,反复发作,擦药也不好。她说自己吃了好几种维生素,最常吃的就是B12。她觉得吃完嘴里不苦了,就一直吃。其实那种反复的溃疡,有可能是体内维生素摄入紊乱,尤其是B族维生素失衡

你要是发现自己突然开始频繁嘴破、舌头刺痛,别只想着“火气大”,得反过来看看,是不是吃了不该吃的维生素。我记得那位阿姨停药之后,整整两个月没再复发。她后来跟我说:“还以为是上火呢,原来是补出来的病。”

第三种情况更隐蔽,但也最危险。我有个老病号,老王,血压控制得不错,可有一阵子忽高忽低。我问他最近吃啥补的,他说他在网上买了进口的维生素B12,说是能预防老年痴呆。

我听完就皱眉。B12一旦摄入过多,有可能影响血压调节机制,特别是和其他药物一起吃时,更容易出问题

老王那会儿还说晚上睡不着,心跳快。我让他把B12停了,三天后就明显安稳多了。当时我心里也嘀咕:现在人太容易被“营养焦虑”带着跑,一听能补脑、抗老,就猛吃不问剂量

你可能不知道,B12这种东西,其实在正常饮食里就够用了。只要你不是严格素食、或者胃肠吸收有问题,根本用不着额外补。很多老年人一边吃着肉蛋奶,一边又吃B12片,结果就是营养“超载”,身体反而出毛病

有些人还以为吃多了会“排出去”,没事。这个想法可真得改一改。B12虽然是水溶性的,但一旦长期高剂量摄入,对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甚至免疫系统都会产生干扰。我见过几个老人吃高剂量B12之后,手指莫名其妙长红斑,检查查不出原因,最后一停药就好了

我妹夫有段时间也吃这个,想着熬夜工作多补点。他那阵子整天犯困,睡再多也累。我让他停了B12,反倒精神了些。他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根本不是缺营养,是身体负担太大维生素不是万能药,吃错了,等于给身体添堵

我有个习惯,碰到新来的老客户,总要先问他们吃没吃保健品。十个有七个都说吃,尤其是像B12这种“听说对老年人好”的,吃得特别多。但真正检查下来,缺B12的,真不多。有些人甚至连检查都不做,完全是“听说有用”就买来吃。

医生劝告:出现以下三种症状,必须立即停用维生素B12。第一,神经系统异常,比如脚底发麻、走路不稳、手发颤;第二,口腔反复溃疡、舌头肿胀刺痛;第三,心跳加速、血压波动、睡眠紊乱。这三类症状,很容易被误判为其他问题,但其实很多时候是补得太多。

我也不是说B12一律不能吃。它确实对改善贫血、维持神经健康有帮助。但前提是:你得真缺。想知道缺不缺,查个血就行,别凭感觉尤其是年纪大了,身体代谢慢,胡乱补,只会让身体更累

前些天我去菜市场,一个卖鱼的阿姨跟我聊起她老公,说补了B12之后总觉得头晕,我问她吃了多久,她说快一年了。我让她试着停几天看看,结果她一周后来找我,说老头子那几天精神头儿好多了。她感叹:“原来不是药的问题,是吃太多。”

我们这代人,吃苦惯了,老了总想着补回来。可补也得有度。真正的健康,不是吃得多,而是吃得对。我常说一句话:该补的时候得补,不该补的时候,吃再多也是负担。

你要是总觉得自己哪儿不对劲,不妨先回头看看,最近是不是多吃了什么。身体的反馈最实诚,别总以为“多吃点没坏处”。尤其像B12这种看似无害的营养素,一旦出事,往往是悄悄来的

我讲这些,不是为了吓唬谁。是因为我见得多,知道这类小问题拖久了,会变成大麻烦。有时候停一颗药,比吃十颗药都管用。身体是咱自己的,不能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我娘那瓶B12,我后来拿去药房退了。她还不高兴,说我多管闲事。

我没跟她争,只轻轻说了一句:“你现在不疼不晕,是因为停得早。”别等出了事,才想起来查自己吃了什么。维生素不是保命符,是双刃剑。吃对了是补,吃错了是害,尤其是B12这种,越被神化,越要小心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不良反应监测年报.

3.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白皮书.

4. 人民卫生出版社.维生素与健康手册.

5.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中老年人营养补充指南.

来源:汪医生健康百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