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普通女生卸妆后比上妆更像肖战,这种反套路撞脸直接把仿妆圈的脸打肿。
一个普通女生卸妆后比上妆更像肖战,这种反套路撞脸直接把仿妆圈的脸打肿。
她把汪藏海那套繁复的古风妆全卸掉,抬头一瞬间,弹幕集体刷同一句话:这比精修图还像。
没人料到,折腾两小时的假发、眼线、阴影,败给了一张刚洗完的脸。
平台数据显示,这条素颜对比视频十二小时播放破千万,点赞里一半在喊“基因开挂”。
有人翻到她去年发的日常照,短发卫衣,没滤镜,眉眼走势和肖战早期选秀截图几乎重叠。
底下最高赞评论只有四个字:老天爷赏饭。
这话听着像玩笑,却道出了仿妆行业的暗规则——技术能复制颜色,复制不了骨相。
再贵的遮瑕膏也修不出一模一样的眶骨高度,再细的笔也画不出同款下颌折角。
她偏偏把最难的部分长在了脸上。
平台里专职仿妆的博主超过七万,能靠角色还原吃饱饭的不到三百。
多数人一条视频成本上千,美瞳、头套、戏服、打光,投流还要另算。
她这次只开了一盏白灯,手机直拍,成本零元,收益却顶别人半年。
品牌方连夜私信求合作,开口就是六位数的短期肖像授权。
理由很简单:观众已经替市场做完测试,这张脸自带记忆点,省下一半传播费。
围观群众分成两派。
一派在问链接,求教程,以为素颜也能学;另一派清醒,指出“像”不等于“可以商用”,撞脸明星一旦用于商拍,法务部随时敲门。
去年就有店铺用素人肖战脸模做卫衣详情页,三天后商品下架,赔偿金额没对外公布。
平台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五官相似度超过阈值,且未经本人授权,属于可投诉范围。
她现在的聪明做法是,视频里从不带购物车里出现过的商品,不留变现口,先让热度飞一会儿。
更多人开始讨论“像”的价值到底能持续多久。
流量池每天都在换口味,今天可以因为一张脸爆火,明天也可能因为一句口误翻车。
她自己在小号回复:没打算当替身,也不想去横店蹲群演,只想毕业前攒够留学学费。
一句话把幻想拉回地面,也给围观的人提了个醒:撞脸是,不是工资。
真靠脸吃饭,得先问自己能承受几倍放大镜。
有人算了笔账,如果接下所有邀请,她三个月可以挣到一套二线城市首付。
代价是个人信息被扒光,高中成绩单、家庭住址、前男友合影全被挂出来。
素人变标的,最惨的不是黑粉,而是身边突然冒出来的“老同学”。
一夜爆红后,她关掉私信,把账号改成私密,只留下那两条对比视频。
评论区从羡慕变成担心:小姑娘别被流量吃了。
这种反转,比撞脸更真实。
业内人透露,大型选秀节目已经把她列入候补名单,只要签八年长约,立刻安排去韩国集训。
她没回。
有人觉得她傻,错过上岸机会;也有人松口气,至少暂时少了一个被流水线包装成“男版肖战”的悲剧。
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复制人,缺的是愿意好好念书、按时交论文的普通学生。
她的选择给围观的人留了一点余地:原来面对天价诱惑,还是可以先点退出。
平台算法继续推她的旧视频,系统才不管当事人愿不愿意。
每多一次播放,就多一条广告分成,流量机器一旦启动,停键不在她手里。
她最后更新了一条三秒短片,画面里学生证盖住镜头,随后黑屏。
播放量照样冲上百万。
大家终于明白,真正稀缺的从来不是相似的脸,而是敢在热度最高时摁暂停的勇气。
关掉滤镜,流量散去,她得回学校考六级,生活继续。
屏幕外的我们,看完热闹,明天还得早起打卡。
撞脸是别人的彩蛋,日子才是自己的主线。
来源:浮云如白衣苍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