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冬一来,单位同事一个接一个请假,说是发烧咳嗽,连夜挂水的也不少。小区门口的药店,感冒药都快被抢空了。老李头在广场上说:“这波感冒不对劲,烧得人直打摆子。”
入冬一来,单位同事一个接一个请假,说是发烧咳嗽,连夜挂水的也不少。小区门口的药店,感冒药都快被抢空了。老李头在广场上说:“这波感冒不对劲,烧得人直打摆子。”
确实,最近一段时间,甲流相关的新闻频频上热搜,大家心里都开始打鼓。
不少人担心,这不是普通感冒吧?怎么好得慢,还老复发?还有不少人看到网上说吃洋葱能“防流感”,一晚上炖三回、炒五顿,连生吃都安排上了。
但医生提醒:别跟风。洋葱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在应对这类病毒性疾病时,不但效果有限,有时候吃多了反而添麻烦。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三个角度和大家聊聊:
为什么洋葱不能乱吃?该吃什么更靠谱?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提高身体的“防御力”?
咱们一个个来说清楚。
先说说洋葱。很多人听到洋葱有“抗炎”“杀菌”作用,就以为吃它能顶半个药箱。
确实,洋葱里的槲皮素、硫化物这些成分,理论上有一定抗氧化作用。
但问题是,日常烹饪中,这些成分很容易被高温破坏。再加上每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真正能被身体利用的含量其实很有限。
更关键的是,洋葱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本身就有咽喉发炎、胃肠不适的人来说,大量摄入反而可能加重不适。
有些老人吃了洋葱之后,出现胃胀、胃酸反流,晚上睡不好,免疫力反而更差。医生才会说:别迷信洋葱。它不是万能的,更不是“防病法宝”。
那问题来了,既然洋葱不能多吃,那我们冬天到底该吃啥?
第一样,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比如鸡蛋、豆制品、瘦肉。这些是构成人体免疫细胞的“原材料”,缺了它,身体打仗都没兵。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平时就容易营养摄入不足,白细胞数量少,抵抗力自然就弱。
有人说不爱吃肉,那可以多吃点豆腐、豆浆,或者用鸡蛋做些口感软的菜肴。
第二样,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
别光盯着橙子、猕猴桃,其实像芥蓝、西兰花、菜花、柿子椒,这些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也很高。
而且比水果更容易搭配主食,不容易吃多糖分。维生素C能帮助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活性,这是我们身体里的“清道夫”,专门吞噬入侵的病毒和细菌。
第三样,发酵类食品。
像酸奶、纳豆、泡菜这类,含有益生菌,能改善肠道环境。
别小看肠道,它可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功能好,身体才有底气应对外来病毒。也不是让大家猛吃泡菜,重点是适量,搭配主食,增加肠道的“好菌数量”。
除了吃,很多人忽略了另一个关键因素:作息。
冬天天黑得早,很多人习惯性晚睡,刷手机到夜里一两点。早上又被闹钟强行叫醒,整个人昏昏沉沉。
长此以往,褪黑素分泌紊乱,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也会下降。尤其是中老年人,睡眠不好,白天免疫细胞活性也跟着“打瞌睡”。
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没有必要一定“早起”,保证7小时以上的睡眠,比硬撑着锻炼更重要。
说到锻炼,这事也得讲究方式。别看朋友圈里一堆人晒“跑步十公里”“晨练三小时”,其实冬天最怕的就是运动不当。
寒风一吹,血压骤升,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人,反而容易出事。医生建议:冬天运动贵在温和、规律、可持续。
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或者在室内做些伸展操、广播体操,这些都比盲目激烈运动更管用。
通风这事也别忽略。很多人冬天一冷,窗户一关就是一整天,屋里空气不流通,病毒浓度反而更高。
建议每天早晚开窗通风10分钟,哪怕冷,也得让空气动一动。
特别是家里有人身体不适的,更要注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再说个容易被忽视的点——情绪。
不少人一到冬天就情绪低落,整天提不起精神,吃饭没胃口,睡觉也浅。其实这是典型的季节性情绪波动。一旦心情差,皮质醇水平升高,免疫力就会受到抑制。
怎么办呢?可以试试晒太阳。哪怕只是阳台上坐半小时,对情绪和免疫系统都大有好处。有条件的,还可以养点花草、听音乐、写字画画,别让自己整天窝在沙发上无所事事。
健康,说到底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状态,不是靠某一种食物、某一剂补品就能解决的。大家最该做的,是把生活节奏调整好,把身体的基础打牢。
很多人一听到病毒就慌了,其实只要身体底子好,它未必能轻易“攻城略地”。天天焦虑、熬夜、喝酒、暴饮暴食,那才是病毒最喜欢的“东风”。
别指望洋葱包打天下。真正靠谱的,是营养均衡、作息规律、情绪稳定、适量运动。这四件事,谁都讲了几百遍,但真正做到的,其实没几个。
咱们不妨从今天开始,少吃点刺激性食物,多补点优质蛋白,多晒太阳,早睡早起。
不求马上见效,但求身体慢慢变得结实,能扛得住这阵“寒冬”。别等身体出问题了,才后悔没听医生的一句话。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2. 《2023年冬季传染性疾病防控健康提示》,中国疾控中心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科普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