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关乎未来五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调研座谈悄然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十五五”规划编制组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三大央企相继座谈。
工信部与三大央企集团专题座谈,揭示“十五五”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主线。
一场关乎未来五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调研座谈悄然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十五五”规划编制组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三大央企相继座谈。
座谈会上传递出明确信号:“十五五”期间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动能,也是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这一消息为投资者指明了未来五年的投资方向。
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41个工业门类中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12年保持第一。
“十五五”规划将这一产业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信部明确表示,将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6和1.4个百分点。这一增长态势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人工智能与计算硬件:芯片国产化加速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正在重塑电子信息制造业格局。在AI产业持续推动下,存储芯片、AI电力设备、CPO等板块迎来反攻行情。
潜力企业分析:
-中芯国际作为大陆唯一能量产14nm、7nm验证通过的芯片制造企业,承担着“1520工程”国家任务,2025年资本开支上调至110亿美元,国资包销60%新增产能。
-北方华创在刻蚀+薄膜沉积双领域处于龙头地位,是国家02专项主要承担单位。2025年新签67亿元订单中78%来自中芯国际、长存、华为等龙头企业,业绩能见度已锁定到2027年。
光通信与先进制造:数字基建核心环节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光通信与先进制造成为数字基建的关键环节。全球主要AI客户正大幅上调1.6T光模块采购预期。
潜力企业分析:
-长川科技作为测试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测试机国产化率不足15%的情况下,公司SoC数字测试机2025年第三季度首次批量进入华为海思产线,订单同比增长215%,被工信部列为“攻短板”标杆企业。
-华中数控在高端五轴数控系统市占率国内第一,2025年拿到兵器、航天两大集团10亿元大单,享受“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府首台套采购”双红利。
能源电子与绿色制造:新兴产业增长点 能源电子是面向光伏、锂电池、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的新兴产业。随着新能源集成式发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直连等方案不断推进,绿电与算力正在深度融合。
潜力企业分析:
-威胜信息在电力能源信息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是算力网络增长的重要基础。
-国光电气作为ITER真空室第一供应商,提供耐高温金属材料独供中科院合肥分院,在能源电子领域拥有独特优势。
随着“十五五”规划思路逐渐清晰,机构资金已开始布局相关领域。通过分析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国家级基金的投向,可以把握未来资金支持重点。
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将进一步放大。国家将发挥好各类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指导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投资者应注意以下风险点: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仍在攀升,国际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存在不稳定因素,部分领域经过高速增长后可能进入调整阶段。
投资策略上,可关注三个维度:
技术壁垒高的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国产化率仍低的企业订单充足的企业:业绩能见度高,已获得国家重大专项或进入央企龙头供应链的企业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结合业绩增长与估值水平,选择性价比高的投资标的随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能源电子三大赛道具有强劲发展动能,相关企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投资者可关注已经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以及那些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它们更有可能在“十五五”期间实现突破性发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硬派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