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红婵老家在广东湛江迈合村,今年5月,她家开始动工盖新房,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自建房,却因为“奥运冠军”这个头衔,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最近,全红婵这个名字又上了热搜,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水花消失术”,而是因为她家盖新房和她退出全运会个人赛的事。
一边是老家盖房被指“太高调”,一边是伤病困扰不得不退赛,这个18岁的姑娘,正经历着成名后的甜蜜与烦恼。
全红婵老家在广东湛江迈合村,今年5月,她家开始动工盖新房,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自建房,却因为“奥运冠军”这个头衔,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房子盖了半年多,最近才封顶,没想到就这么件事,却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说她家“太高调”,有人质疑“哪来的钱”,甚至还有人说邻居家的房子比她家高是“故意压一头”。
其实真相再简单不过,全红婵的哥哥早就澄清过,盖房的钱是他搞直播赚的,没动妹妹一分奖金,而且农村盖房,谁家不是有多大能力盖多大房,偏偏到了冠军家里,就成了“炫富”。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施工期间天天有无人机在房顶飞,外墙不知被谁挂满了广告,全爸放挂鞭炮庆祝封顶,都要被人说“太张扬”,这阵势,哪是普通农家盖房,简直成了全民围观的“连续剧”。
就在老家人为新房高兴的时候,全红婵在全运会赛场上却面临艰难抉择,原本报名参加团体、双人和个人三个项目的她,最终退出了个人赛。
消息一出,又有人开始嚼舌根:“是不是怕输给陈芋汐才退赛?”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旧伤复发了。
了解跳水的人都知道,运动员最怕的就是生长发育期和伤病困扰,全红婵今年18岁,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加上长期高强度的训练,膝盖和腰部的老伤一直反反复复。
这次退赛,是队医和教练组共同的决定,与其冒着加重伤势的风险硬拼,不如养精蓄锐备战更重要的世锦赛和奥运会,这个道理,专业的人都懂,可惜有些看热闹的人就是不理解。
退赛后的全红婵,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感动的事,在陈芋汐参加个人决赛时,她特意来到赛场边,全程为队友加油。
当陈芋汐最后一跳完美入水,锁定金牌时,观众席上的全红婵比谁都激动,她使劲摇晃着身旁队友陈艾森的胳膊,笑得比自己夺冠还开心,这一幕被镜头捕捉下来,成了本届全运会最温暖的画面。
谁说冠军之间只有竞争?全红婵和陈芋汐,一个活泼外向,一个沉稳内敛,性格迥异的两人,在赛场上是对手,在场下却是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好姐妹,这种纯洁的友谊,比金牌更珍贵。
全红婵的故事,本来是个励志的农家女孩逆袭的故事,出身贫寒,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里兄弟姐妹多,小时候连个像样的家都没有。
2018年,11岁的全红婵被选入广东省队,那时候的她,连游泳都没正规学过,就因为在学校跳远时被教练发现是个好苗子,谁想到,这个腼腆的农村姑娘,6年后能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成名后,全红婵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是没人关注的农家娃,现在一举一动都在聚光灯下,家里盖房、个人退赛,这些再正常不过的事,都能引发热议。
但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姑娘始终保持着初心,得了冠军后第一件事是“给妈妈治病”,看到队友夺冠比自己赢了还高兴,这份淳朴,在当今体坛显得尤为珍贵。
全红婵的遭遇,让人想起很多体坛名将的成长经历,刘翔当年因伤退赛被骂“懦夫”,李宁汉城失利后甚至收到刀片,如今,全红婵也面临着类似的压力。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运动员首先是个普通人,然后才是冠军,他们会有伤病困扰,家里也会盖房办事,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琐事。
对于全红婵来说,18岁正是需要被保护的年纪,她需要的是科学的训练、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无休止的质疑和过度关注。
全红婵家的新房封顶了,全运会的比赛也结束了,但这个小姑娘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她还要备战世锦赛,还要冲击下一届奥运会,未来的路还很长。
作为观众,我们能做的不多,在她夺冠时送上掌声,在她遇到困难时给予理解,在她需要成长空间时学会放手,这才是对运动员最好的支持。
希望下次全红婵上热搜,是因为她又完成了漂亮的“水花消失术”,而不是因为这些场外的纷纷扰扰,毕竟,我们喜欢的是那个在跳台上闪闪发光的全红婵,不是被各种争议包围的全红婵。
来源:小玖娱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