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没经历过陪娃写作业的修罗场啊?我家那小子以前一坐书桌前,抠橡皮能抠半小时,喊一句动一下,我吼到嗓子冒烟,他眼泪汪汪,最后作业没写完,亲子关系先崩成渣。
谁没经历过陪娃写作业的修罗场啊?我家那小子以前一坐书桌前,抠橡皮能抠半小时,喊一句动一下,我吼到嗓子冒烟,他眼泪汪汪,最后作业没写完,亲子关系先崩成渣。
直到去年被朋友按头试了套“陪写6步法”,现在半年过去,他自己放学进门先去跳绳,然后主动排作业顺序,写完还会举着本子冲我笑:“妈你看,我比昨天快5分钟!”没夸张,这方法不是“鸡娃”,是真的把“盯着写”变成“帮他会写”。
先掏心窝子说句大实话:别迷信“娃要自己悟”,小学阶段的自律根本不是天生的,是家长用对方法“喂”出来的——不是坐旁边当监工,是帮他搭好“高效写作业”的脚手架。
第一步我先改的是“放学后流程”,以前他一回家就被我按在书桌前,结果人在魂不在,现在我雷打不动拉他下楼跳20分钟绳,配着他爱听的《孤勇者》踩节奏,跳完一身轻,再坐下来拿笔都稳,后来才知道这叫“运动唤醒大脑”,比吼一百句“集中注意力”管用十倍。
接着是作业排序,这步我家娃一开始还跟我掰扯,非要先写最不用动脑子的抄词,我没硬掰,拿他最爱的积木举例:“搭城堡是不是先搭底座(费脑的数学题),再拼围墙(抄词),最后装小旗子(写日记)?”他秒懂,现在自己会把“思考题”放最前面,写完眼睛发亮说“好像也不难”,这就是顺着大脑“先难后易”的劲儿来,不用硬扛专注力消耗。
然后是“桌面断舍离”,之前他书桌堆着奥特曼卡、手账本,写俩字摸一下,我直接搞了个“作业专属抽屉”,桌面只留笔、本子和一杯水,还让他自己写了张“手不摸卡、脚不晃悠、嘴不哼歌”的小纸条贴边上,现在他写作业前会主动收拾桌面,跟我说“这样心里也清爽”。
限时这步我没搞“家长定规矩”那套,反让他自己说“数学作业要多久写完”,他说25分钟,我就拿手机设个静音倒计时,超时10分钟内写完,周末就多给他1小时玩拼图,要是提前完成,当天能多看1集动画,现在他写作业时不时瞟一眼倒计时,比我催有用多了——谁会跟自己想要的奖励过不去啊?
错题这块我没让他抄错题本,而是买了个三色笔,红笔圈出错的地方,蓝笔写“当时哪里想错了”,绿笔写“下次怎么避坑”,周末我会抽10分钟跟他一起翻这些“三色题”,他现在看到错题不皱眉头,反而说“又能攒一个‘避坑小技巧’”,这比单纯订正有用太多。
最后是夸人要夸到点子上,以前我只会说“你真棒”,现在我会凑过去说“你今天主动先写数学大题,这个选择也太聪明了!”“刚才写错了没急着哭,反而先找问题,妈妈特别佩服你”,现在他写作业越来越有劲儿,上次跟我说“我想自己把作业写好,不是为了动画”——这就是内驱力被拱起来的样子啊。
说真的,陪写作业不是“熬时间”,是陪着孩子把“不会”变成“会”,把“磨蹭”变成“有数”,我以前也焦虑到掉头发,现在看着他写完作业主动去看书,才明白:好的陪伴不是“盯着他做”,是帮他找到“自己能做好”的感觉,这比任何补习班都值钱。
来源:老高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