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一个举动彰显格局!直播收入全部捐给乡村儿童,让喷子闭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5:54 1

摘要:从开学时被无端嘲讽“发福”、“没文化”,到全运会上带着严重伤病顽强拼搏、并将温暖与善意传递给赛场上的每一个人。

文|朝阳山客

编辑|朝阳山客

从开学时被无端嘲讽“发福”、“没文化”,到全运会上带着严重伤病顽强拼搏、并将温暖与善意传递给赛场上的每一个人。

年轻的全红婵在短短数月里,经历了舆论的冰火两重天。

然而,她没有被质疑声淹没,而是选择用行动来书写最有力的回答,她将直播获得的全部收入,毫不吝惜地捐给了乡村儿童。

这一个举动彰显了她的大格局,让所有喧嚣的杂音黯然失色,也让那些“喷子”们彻底闭上了嘴。

说起全红婵开学的质疑,还要从9月份的开学典礼说起。

9月1日那天,奥运冠军全红婵,正式作为暨南大学的新生参加开学典礼。

她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站在新生队伍中,与普通学生并无二致,作为新生代表,她站在台上接受校领导嘱托时,紧张得双手微微颤抖,展现了她真实可爱的一面。

然而,这份平凡中的真诚,却引来了部分网友的恶意攻击。

有人将目光聚焦在她的身材上,嘲讽道:“才多久没见就胖成这样,肯定是训练偷懒了”,“运动员这样太不自律”。

这些刺耳的声音并非偶然,早在之前她因伤休赛时,就曾出现过类似质疑。

更荒诞的是,当一张她举着“983”牌子的照片流传后(实际是致敬苏炳添9秒83的亚洲纪录),竟有人嘲讽:“我赌她连‘暨南大学’的‘暨’字都写不对!”

事实上,全红婵的身材变化源于伤病和生长发育期的正常现象。

“跳水皇后”高敏曾公开解释:受伤会导致体重增加,而发育关更是女子跳水运动员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面对这些无端指责,解放日报曾发文力挺:“退不退、转不转、学不学习,都该由她和团队决定。”

可惜,这些理性的声音一度被淹没在网络的喧嚣中。

就在舆论风波尚未平息时,全红婵用行动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11月,她带伤出战第十五届全运会,广东队教练何威仪透露:“她的胫骨、踝关节都受伤了,身上贴满肌贴,每天疼得不得了。”

尽管如此,她仍坚持完成比赛,在女子团体赛中与搭档王伟莹默契配合,以235.86分夺得金牌。

颁奖时,她低头久久凝视金牌的模样,让无数人动容。

虽然因伤退出单人项目,双人项目也仅获第五,但她始终面带笑容:“能坚持完成整场比赛,我觉得自己很厉害。”

更令人感动的是,她在赛场内外展现出的大格局:帮队友谢思埸带孩子、与吉祥物合影、为观众签名、主动给撤场工人签名。

一位工人感慨:“拿到全红婵的签名,干活更有劲了!”

这些细节被网友拍下,话题也冲上热搜,大家纷纷为其点赞。

11月12日晚,全红婵开启个人直播,短短半小时吸引920.6万人观看,她调皮地对送礼观众夸张鞠躬,逗乐众人。

然而直播结束后,她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将全部直播收入43598.6元捐给乡村儿童基金会,并晒出捐款证明。

与此同时,她在社交媒体发文:“没有白走的路,对错都是我的脚印”,并晒出全运会期间与队友的欢乐合影。

此前简介中“你继续讨厌我吧”的文案,也已换成一颗绿色爱心,这一连串的举动,让网友们纷纷点赞,也让曾经的质疑声渐渐消散,那些喷子也终于可以闭嘴了。

全红婵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优秀不仅是赢得比赛,更是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质疑中坚守善意。

从被嘲讽“发福”、“没文化”,到用捐款行动证明格局;从带伤拼搏赛场,到把温暖传递给普通人,这个18岁的姑娘用超越年龄的坚韧,书写了比金牌更珍贵的人生答卷。

如今,越来越多人明白:比起苛责她的身材和分数,更该珍惜她带来的正能量。

正如网友所说:“尊重她的一切选择,这样的运动员才更让人打心底喜欢。”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来源:山客杂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