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分钟,南京人就能喝到滁州刚摘的琅琊金蕊;4小时后,同一批人能在六安茶博园里亲手杀青瓜片。
“18分钟,南京人就能喝到滁州刚摘的琅琊金蕊;4小时后,同一批人能在六安茶博园里亲手杀青瓜片。
”——别眨眼,安徽这两个“小透明”城市,正用完全不同的姿势偷偷超车。
滁州把欧阳修请回直播间。
套上VR眼镜,琅琊山瞬间北宋高清复刻,耳边是《醉翁亭记》的实时弹幕,脚下踩的石头温度都按史料调成了28℃。
去年7月宁滁城际一通车,南京阿姨们周五下班打卡,周六早上在滁州菜市场买菊花,回南京还能赶上下午茶。
别小看那朵滁菊,基因库搞了5年,把“琅琊金蕊”的药用成分直接怼高30%,药厂收购价跟着翻,花农现在说话都带南京口音。
六安则走“土味”高端路线。
霍山石斛拿下国家地标,鲜条卖到8块一克,还供不应求;瓜片更狂,直接冲进全球农业遗产预备名单,等于茶叶界拿到了“奥斯卡入围证”。
高铁年底一通,大别山环线闭环,上海游客早上还在外滩,下午就能在红军广场唱国歌,晚上回民宿用山泉水泡自己白天炒的茶,仪式感拉满。
最绝的是“西茶东销”,长三角200家直营店,清一色皖西老宅改造的,门槛都踩出凹坑,卖茶像卖手办,限量、编号、附赠一段红军故事,年轻人吃这套。
一个把文化做成流量,一个把山货做成奢侈品。
滁州修23处古迹砸12亿,清流关城墙砖都要扫码溯源;六安把石斛种到悬崖上,直播无人机施肥,弹幕刷“比追女友还用心”。
合六滁走廊一签约,两地导游直接串台:上午带你看欧阳修,下午教你辨石斛,一天之内把“江淮韵”打包发朋友圈。
所以别再问“滁州和六安谁更好玩”。
想穿越,去滁州;想撒野,去六安。
想省钱?
劝你晚点再出发,现在这俩城市涨价的速度,比它们的高铁还快。
来源:进取小红花lR9mD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