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 5 点 半的深圳,闹钟还没响,我已起身 ——老二的奶粉要提前搞好,大儿子的早餐得弄好,等把两个娃叫起床、洗漱、吃完早餐,赶紧拿起深圳通学生卡,我们的 “通勤战役”,要赶在 6 点 40 分前抵达 14 号线锦龙站做第一趟大站快车。
清晨 5 点 半的深圳,闹钟还没响,我已起身 ——老二的奶粉要提前搞好,大儿子的早餐得弄好,等把两个娃叫起床、洗漱、吃完早餐,赶紧拿起深圳通学生卡,我们的 “通勤战役”,要赶在 6 点 40 分前抵达 14 号线锦龙站做第一趟大站快车。
牵着老大的手走在晨雾里,他总会把书包往我这边挪一挪,小声说 “妈妈,我自己背得动”,而家里的老二则是趴在奶奶肩头,挥着胖乎乎的小手喊 “妈妈下班了早点回”。14 号线的早班车里,大多是和我一样赶时间的上班族,偶尔有人看到我身边的孩子,会主动往旁边让让,留出一小块能站稳的空间。有次老大晕车,我正手忙脚乱找纸巾,前排的阿姨递来一颗薄荷糖:“给孩子含着,能舒服点,我家娃以前也这样。” 那句带着暖意的话,像清晨的阳光,一下子驱散了早起的疲惫。
记得有一次,我差点压得喘不过气。当时公司有个重要事情要赶,每天加班到晚上 9 点多,回家还要给老二喂奶、哄睡,给老大检查作业。有天早上赶 14 号线时,我抱着四个公司的印章和资料,还得牵着老大,刚上地铁就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文件掉在了地上。我蹲在地上捡,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怕赶不上转 7 号线,更怕耽误送孩子上学。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同样背着书包的妈妈帮我捡文件,还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也帮我捡:“阿姨别着急。” 那一路,我们聊着各自的育儿日常,她跟我说自己也是二胎妈妈,前阵子刚考完中级职称。
“再难也别放弃自己,咱们当妈的,也是在跟孩子一起成长”。那句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我突然有了底气 ——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扛,还有这么多同路人在互相打气。到黄木岗转 7 号线时,早高峰的人流开始 “涌” 进车厢。我把老大护在身前,他紧紧贴着我的胳膊,小脑袋时不时抬起来问 “妈妈,到学校还要多久”。有次车厢太挤,他的铅笔盒掉在地上,好几只手同时帮我们捡起来 —— 穿西装的大哥递来橡皮,戴眼镜的姑娘拾回尺子,那一刻,原本拥挤的车厢里,竟满是细碎的温柔。7 号线的每一站播报声都很清晰,老二会跟着念出站点名,像个小大人似的提醒我 “妈妈,下站该转 9 号线啦”。而我也在这段通勤里悄悄给自己 “充电”:提前下载好的老武视频,在路上听1节课,慢慢发现,原来碎片时间拼起来,也能做成不少事。
从 7 号线转 9 号线,送娃去学校,再回到公司,差不多是8点20分。打卡后打一杯热白开,想起刚才老大在学校门口挥手说 “妈妈下午见” 的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白天在岗位上认真处理工作,傍晚 5 点准时接娃,然后一起奔向 9 号线,我会拿出手机看奶奶发来的视频:老二正拿着积木搭 “火车”,嘴里念叨着 “等妈妈坐地铁回来”。有次晚上回来晚了一些,14 号线上人很少,我靠在车厢上打了个盹,梦见两个娃扑进我怀里,醒来时眼眶红红的,却更有劲儿了 —— 他们就是我疲惫时最暖的港湾。
有人说,在深圳当 38 岁的二胎男宝妈妈,还要每天挤三条地铁线,日子定是 “鸡飞狗跳”。可我偏在这日复一日的通勤里,攒满了生活的甜:14 号线上陌生人递来的薄荷糖,7 号线上帮我们捡资料文具的善举,9 号线上看小儿子的视频;早上老大主动分担的书包,晚上回家两个孩子扑进怀里的拥抱,处处都藏着人心的暖。
人到中年又如何?二胎宝妈又怎样?在深圳这座城市,在 14、7、9 号线的往返里,只要心里装着爱与希望,再平凡的日子,也能过得热气腾腾、满是阳光。
来源:薇姐姐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