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公安:5.4万亩粮仓的“四季守护”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7:15 1

摘要: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的广袤田野间,5.4万亩粮食早已颗粒归仓,大地在暖阳中静默休养,孕育着来年的希望。作为典型的农业产业乡,勐班乡以种植业为支柱,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烤烟、甘蔗、生姜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种植体系。

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的广袤田野间,5.4万亩粮食早已颗粒归仓,大地在暖阳中静默休养,孕育着来年的希望。作为典型的农业产业乡,勐班乡以种植业为支柱,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烤烟、甘蔗、生姜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种植体系。

今年以来,景谷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当地农产业发展格局,健全涉农涉耕打防管控系列举措,全时空守护平安、多元化调解矛盾、零距离服务群众,藏蓝色身影穿梭于田垄村舍之间,用“田间地头上的四季守护”警务模式看好农民的“粮袋子”。


春耕·守护:播撒平安的种子

“老乡,购买种子化肥一定记得索要票据,发现假劣产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今年春耕时节,在勐班乡的育秧田边,景谷县公安局民警辅警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耐心叮嘱农户。

将警务工作“搬到”田间地头,让“春耕警务”扎根在群众心头,这样的“垄上警务站”,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民警围绕农资安全、纠纷排查、防火防盗、电信诈骗等重点内容,累计开展专题宣传30场次,调解涉农纠纷12起,检查农资经营商铺19家次,为春耕生产筑起坚实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夏管·织网:筑牢治安防护墙

随着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全面铺开,景谷公安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聚焦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通过“三方编组”机制,动员辖区治保力量联合开展滚动排查。

“以前一到农忙时节,就怕牲口和农机被盗,现在我们的民警天天巡逻,白天能看到警察,晚上能看到警灯,我们心里就是踏实。”勐班乡群众李先生说道说。景谷公安依托“2+4+N”联勤模式,组织“红袖标”队伍在烧烤摊、夜市等重点区域开展反诈、防盗宣讲67场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同步推进,查处农用车违法载人行为80起,开展防溺水宣传160场次,在炎炎夏日为人民群众撑起一把“平安伞”。


秋收·保障:守望丰收的果实

“多亏你们及时调解,不然收割机都下不了地。”今年九月,在民警的耐心沟通下,勐班乡八落村两户村民因田间道路引发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为及时有效化解涉农纠纷,景谷公安设立“临时调解点”,积极动员村委会干部、网格员等力量,组建“护农调解小组”,主动摸排秋收期间可能出现矛盾纠纷,并汇同综治中心、司法等部门研判分析,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

同时,还启动“助农保收”专项勤务,组建“秋收服务队”,在主要农作区设置临时服务点,及时掌握农户秋收情况与需要,保障农机具安全有序转运;全面开展防火宣传与巡查,民警走进农户粮仓、储物间实地指导,实现秋收期间“零火情”;依托社区警务网格,划定巡防重点,通过延长巡逻时间、加密巡逻频次,全力守护粮食安全归仓。


冬日·筑基:赋能产业振兴路

立冬时节,农事渐歇,勐班乡的田野却未停歇——烤烟采收后,连片烟地里玉米、冬早蔬菜等作物正焕发新生机。近年来,勐班乡积极推动“烟粮协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景谷公安主动靠前服务,创新探索“农时勤务”机制,根据农事季节特点动态调整警务部署。同时建立“警企联动”机制,与辖区农业企业保持常态化联系,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治安难题,实现警务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公安机关的保驾护航,为我们发展产业吃下了‘定心丸’。”勐班乡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道。接下来,民警还将利用冬闲时节,加大入户走访力度,结合冬季用电用火高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联合乡农业中心,提前对接明年春耕农资供应、土地流转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为新一轮生产周期筑牢平安根基。截至目前,勐班派出所累计走访农户1500余户,开展各类安全宣传70场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3处,全乡涉农警情同比下降16.1%。


从春种到冬藏,四季轮回中,景谷县公安局的民警辅警始终以脚步丈量土地,用真情守护田野。他们不仅在抢收抢种的农忙时节挺身而出,也在万物收藏的冬至时节默默坚守,如今,那一抹流动的藏蓝,已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风景,也是群众心中最安心的底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时节都是警务工作的‘发令枪’,守护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不变的承诺。”景谷县公安局勐班派出所所长刀亚文表示,“冬天也寓意着新生与开端。我们将继续深耕田垄之间,用藏蓝身影护航下一季的丰收,守望这片热土的岁岁安康。”

来源:中共普洱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字亚雪

来源:云南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