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是不敢想,自己努力辛苦工作,却发现冒充“你”的分身正不眠不休地加班。
技术本该是为更好的生活,怎奈却成了人性贪婪的工具。
“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
深夜,演员温峥嵘拍完戏回家,打开手机刷视频。
本想缓解疲惫,没想到却看到了让她惊心的画面。
“自己”正在某个直播间里,精神抖擞地卖着货。
她愣了几秒,敲下这句带着荒诞与愤怒的质问,发送。
然而,回应她的,不是惊慌失措的解释,也不是仓皇下播。
而是干脆利落的秒拉黑。
那一刻,真真切切的温峥嵘,被虚拟的“AI分身”拒之门外。
后来,她在接受采访时苦笑着说:“我现在就很难证明我是我。”
这正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
它撕开的,是一条基于AI技术的黑灰产链条。
其嚣张程度,连明星本人都感到无力。
嚣张的“李鬼”
真是不敢想,自己努力辛苦工作,却发现冒充“你”的分身正不眠不休地加班。
它卖着你压根没见过的产品,用你的笑脸和声音,收割着信任你的粉丝。
据报道,同一时段,曾有三个不同的直播间出现“温峥嵘”。
妆发不同,产品各异,却说着同样的话。
这让不明就里的网友怀疑,温峥嵘是不是在用录播冒充直播?
她的团队工作人员有苦难言。
他们像打地鼠一样,一天之内曾举报过50个假冒账号。
刚封掉一个,又换个“马甲”冒出另一个,防不胜防。
更狡猾的是,这些造假者专挑凌晨三四点发布,打时间差,让人措手不及。
而他们使用的素材,就来自温峥嵘本人日常的公开视频和直播。
“画面是真的,只是在讲不同的事情;声音也是真的。”
这种“真真假假”的拼接,迷惑性太强了。
粉丝出于信任下单,买到劣质产品。
最终损害的,却是温峥嵘多年积累的口碑。
团队年前就开始发律师函,但面对茫茫网络,如同大海捞针。
取证,成了这场维权中最耗费精力的战斗。
账号封禁背后的猫鼠游戏
演员温峥嵘的遭遇,引起了各平台和网友的极大关注。
作为直播间的平台方,终于亮出了重拳。
11月6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公开发文回应。
首先澄清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细节。
被曝光的“三个直播间同时开播”案例,并不是发生在抖音平台。
但他也坦诚面对,抖音上也确实存在利用AI仿冒名人带货的短视频内容。
这不只是温峥嵘一个人的遭遇。
董宇辉、罗永浩等顶流主播,甚至央视主持人的形象,都曾被AI“盗用”。
有的被用来卖不知名护肤品,有的被拼接改编,用于宣传保健品。
对此,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一针见血。
“这明明就是诈骗,骗取用户信任,获得巨额利益。”
面对愈演愈烈的态势,抖音电商10月启动了“仿冒名人宣传”专项治理。
根据公布的数据,专项启动以来,已处置违规达人账号1.1万个,下架违规商品6700余个。
其中,针对温峥嵘的仿冒侵权视频,就下架了1万余条。
平台不仅在事后封禁,也开始尝试“防患于未然”。
引导达人开通“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功能,据称已主动拦截数万条侵权视频。
但李亮副总裁也道出了平台的无奈。
“AI内容侵权识别是行业性技术难题,恶意仿冒账号也在不断与平台进行技术对抗。”
这注定是一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长期较量。
暗处的“产业链”
为什么AI盗播如此猖獗?
因为这里藏着一条成熟且门槛极低的黑灰产链条。
某交易平台上,人脸识别、代做视频、人脸信息提取业务,仅仅30元。
卖家还声明,要求用户确保素材不侵权,试图撇清法律责任。
30元就可能成为侵权链条的一环。
安全专家梳理出这条链条的四个环节。
上游“采料”。
通过回收二手设备提取相册、音频,非法获取受害者的生活照、声音片段,甚至制作3D头模。
中游“加工”。
利用AI换脸、声音克隆、动作驱动等技术,完成人脸替换和视频合成。
并学习清洗数据,对抗平台检测。
下游“行骗”。
把伪造的视频应用于具体场景,如直播带货、诈骗转账、色情勒索等。
最终“洗钱”。
通过一系列手段将非法获利“洗白”。
近一年,利用AI换声换脸,进行的违法犯罪显著上升。
因为生成式AI技术的开源和普及,犯罪门槛和成本极低。
以前专业团队才能完成的效果,现在一个普通人借助简单工具就能实现。
如何守住“我是我”的底线
温峥嵘的遭遇,给市场和AI技术敲响警钟。
AI技术的滥用,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近期的切肤之痛。
这场博弈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封号。
专家也发出提示,AI安全风险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三方面的协同努力。
法律之拳要更硬。
完善法律法规,对新型AI犯罪进行精准定性,提高违法成本,做到“事后监管惩戒”有力。
技术之盾要更韧,平台和安全厂商需要持续投入研发鉴伪技术。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猫鼠游戏”,必须保持技术迭代的敏锐度。
公众之眼要更亮,我们每个人都要提升数字素养。
看到过于完美、不合常理的明星带货视频,多一份警惕。
主动举报,就是在帮助净化整个网络环境。
技术本身无罪,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
AI换脸在影视特效、医疗教育等领域绽放着光彩。
但用在仿冒欺诈上,就走上了邪路。
AI打假和法制监管迫在眉睫,否则证明“我是我”成为时代难题。
这不仅是保护明星的肖像权,更是普通人在数字世界的安全感。
温峥嵘的这句“我是谁”的质问,希望真正唤醒各方的行动。
让技术回归服务人性的正道,而不是成为信任的掘墓人。#头条深一度#
素材来源
1.《光明网》演员温峥嵘自曝刷到AI盗播,上前质问“你是温峥嵘我是谁”,对方嚣张到直接拉黑
2.《雷科技》重拳整治!抖音AI盗脸带货泛滥,1万账号被连夜封杀
3.《上观新闻》女演员自曝刷到AI盗播,抖音副总裁回应
4.《第一财经》“你是温峥嵘我是谁?”AI换脸盗播女星撕开黑灰产一角
来源:猫眼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