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一嗓子出现在第六局10比10,林高远正手拉穿对手大角,整个人蹲在地上吼到脖子通红。观众跟着节拍跺地板,声音从看台滚下来,像实体一样砸进场内。很多人赛后说,那一刻以为场馆要塌。
30岁非种子选手林高远0比1落后连追4局把15号种子牛冠凯挡在全运会男单八强门外现场吼声把顶棚掀翻
那一嗓子出现在第六局10比10,林高远正手拉穿对手大角,整个人蹲在地上吼到脖子通红。观众跟着节拍跺地板,声音从看台滚下来,像实体一样砸进场内。很多人赛后说,那一刻以为场馆要塌。
比赛前没人敢押他赢。世界排名掉到50位开外,国际赛一轮游的新闻还挂在热搜,牛冠凯却是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小将,反手拧拉时速过百公里。开场第一局牛冠凯11比8先声夺人,镜头扫过去,林高远面无表情用毛巾捂脸,转播解说只挤出一句:老将还在适应节奏。
第二局画风突变。林高远发球直接长球偷袭,牛冠凯退台半步,球已经砸在底线。比分跳到5比0,林高远每拿一分就用手掌猛拍大腿,声音清脆得像发令枪。11比3,局点那板多拍对拉他硬生生把角度撕开,央视解说高叫:这板球把老本行打回来了。
第三局复制粘贴般的11比3,牛冠凯开始跺脚,嘴里蹦出一句听不清的方言。技术台给出数据:林高远相持段正手使用率飙升到72%,而牛冠凯反手拧拉失误率从首局的8%涨到38%。数字背后,是30岁的腿比20岁的腿先到位,是经验把线路算到提前半步。
第四局牛冠凯放手搏杀,11比7扳回,年轻人甩臂庆祝像要拆掉肩关节。局间休息林高远没坐,站着喝完半瓶水,目光钉在地板缝。第五局被球迷称为天王山,比分一路胶着到8平,关键分林高远发了一个下蹲砍式,牛冠凯拧拉出界,9比8,全场第一次齐声喊林高远名字。11比8,他握拳砸向自己胸口,不是庆祝,更像给自己一拳:别松。
第六局才是修罗场。林高远10比7领先拿到赛点,牛冠凯连追三分,比分牌变成10比10,空气里全是心跳。此刻他做出一个极小的动作:用拍面擦了擦汗,顺势抬头看灯,光刺得眯眼,却把呼吸调回均匀。11比10,牛冠凯再次拧拉下网;12比11,林高远发了一个逆旋转,对手回球冒高,正手一板定音。13比11,比赛戛然而止,他蹲在地上久久没起,摄像机推近,只见肩膀一抖一抖,分不清是喘还是哭。
赛后混采区挤满了人,林高远嗓子沙哑:全运会比国际赛难打,国内谁都熟悉谁,拼的就是那口气。被问到技术变化,他只说了一句:正手敢多顶一板,失误就少了。没有豪言,没有眼泪,却句句戳中普通打球人的日常——30岁还在球场的人,最怕的不是输,而是不敢再搏。
晚上十点,微博话题#林高远怒吼#冲到热搜第三,点进去最高赞评论只有八个字:三十而已,打就是了。下面跟帖两千条,有人晒出自己球馆里三十加的球友,有人贴出体检报告说脂肪肝没了,全靠每周两场球。体育的魔法就在这儿:赛场上的胜负翻页即成旧闻,赛场外的共振却能持续发热。
第二天上午,林高远又站到了混双半决赛场地,对面是王楚钦孙颖莎,奥运金牌组合。刘诗雯比他大两岁,两人加起来六十岁,被球迷戏称百岁组合。开局他们0比3落后,林高远突然加快节奏,连续两个正手穿直线把比分追平,刘诗雯笑着朝他竖大拇指。最终他们2比4止步,但第三局那个18拍对拉,林高远反手变直线得分,全场掌声持续二十秒。有人统计,那分之后他弯着腰喘了八秒,却咧嘴笑了一下,像是对自己说:还行,还能跑。
男单八强战,他将对阵赛会二号种子。预测文章里,七成评论仍不看好。可这就是老将的剧本:每一次上场,都要把质疑再撕一次。对普通看球的人而言,三十岁的意义不在冠军,而在每天下班还能换鞋去球馆,在体检报告不再飙红,在告诉孩子爸爸也拼过命。林高远把球拍插进球包,拉链拉到底,发出呲啦一声,像给夜晚拉上帷幕。镜头外,他轻轻拍了拍胸口,那里还留着前一晚的指节红印。疼痛是真实的,想继续打也是真实的。
来源:敏锐面条sXC9HJ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