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251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前阵子,家住江苏无锡的王阿姨被查出肝癌,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平时不抽烟不喝酒,饮食也不算油腻,怎么就得了这么严重的病?
医生详细询问生活习惯后,发现她家厨房里有一瓶用了三年的陈年花生油,还有发霉的干香菇和发黄的筷子。
听到这些,医生皱起了眉头:“这些看着不起眼的东西,其实可能正是你肝脏的‘隐形杀手’。”
说起来,肝癌近些年越来越常见了。最新研究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人忽视的生活细节,也许正默默地在侵蚀着肝脏的健康。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3年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超过37万人,约占全球一半,其中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
而且近年来,肝癌的发病人群正逐步向40岁以下人群倾斜,这意味着:不只是老年人,年轻人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肝癌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们常听说的肝癌诱因包括: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脂肪肝,这些确实是主要因素。
但你可能不知道,还有一类“看不见的毒素”也正在悄悄损伤我们的肝脏。它们藏在我们每天接触的食物、餐具,甚至空气中。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哪怕它早已伤痕累累,也不会轻易喊疼。很多人一查出来就是肝硬化甚至肝癌,令人猝不及防。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一项针对上海居民的生活健康调查中发现,一些被忽略的生活习惯,可能显著增加肝毒素暴露的风险。其中,以下5类家中常见“久置物品”,已被证实与肝癌风险高度相关:
很多人喜欢囤点花生、瓜子、核桃当零食,不知不觉囤了一年半载,等想起来吃时,已经有点“哈喇味”了,也舍不得扔,继续吃。
但你知道吗?发霉的坚果中极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这种毒素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只需1毫克长期摄入,就有可能诱发肝癌。而它最常见的来源之一,就是受潮发霉的花生、玉米等油脂类食物。
划重点:黄曲霉毒素极耐高温,170℃都难以完全破坏,炒熟、煮熟都没用!
所以,一旦发现坚果、花生等出现霉点、异味,别心疼,扔掉就是保命。
家里老人常说“这油放着没坏,能吃”,但其实,油脂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过氧化物”和“油脂氧化产物”,这些物质对肝功能有很大损伤。
长期食用陈旧油脂,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甚至诱发慢性肝损伤,进而增加癌变概率。
特别注意:自榨花生油如果存放超过6个月,极易孳生黄曲霉毒素。
如果你家厨房里还有“用了三年都没吃完的油”,现在就该扔了。
干货类食品因含水量低,很多人以为“放越久越香”。但事实上,一旦吸湿发霉,同样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尤其是泡发不当的木耳,如果泡太久,还容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毒性极强,严重可致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建议:干货类食品半年内吃完,泡发的木耳别超过4小时。
你家有没有用到变色还舍不得换的木筷子?这些看起来没啥问题,其实细菌、霉菌早就扎根其中。
潮湿发黄的筷子、砧板,是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的温床。每天吃饭时都在“夹毒”入口,肝脏自然越来越累。
温馨提醒:木质筷子建议3-6个月更换一次,砧板最好定期暴晒、消毒,更推荐使用不易滋生霉菌的材质。
你可能没想到,墙角的霉斑也能“吃”进肚子里。霉菌孢子可通过空气传播,被人体吸入后,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间接影响肝脏代谢功能。
长期暴露在潮湿、霉变的环境中,对免疫系统和肝功能都是一种慢性毒害。尤其是家有小孩、老人,抵抗力低,更容易被这些隐形毒素“盯上”。
许多人误以为肝癌来得“突然”,但实际上,从脂肪肝 → 肝炎 → 肝硬化 → 肝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格外重要:
病毒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是肝癌高危人群,约80%的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相关;
环境与饮食因素:黄曲霉毒素、长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是推动病情发展的“催化剂”。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足15%,而早期发现的患者,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既然肝癌风险越来越高,我们普通人能做点什么?
其实,预防肝癌并不难,关键在于从生活中细节入手,长期坚持。以下这几点,记下不吃亏:
定期体检,特别是乙肝携带者
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肝脏彩超+甲胎蛋白(AFP)检查
已知乙肝者,应按医生建议抗病毒治疗,防止发展为肝硬化
饮食新鲜,拒绝霉变
食物不过期、隔夜不反复加热、不吃霉变粮油
家中食材合理储藏,干货防潮,油类密封避光
生活环境干燥通风
定期清理潮湿角落,墙体发霉及时处理
厨房、浴室要勤通风,防止霉菌滋生
戒酒限酒,保护肝脏代谢负担
酒精是肝脏的“毒药”,长期大量饮酒易致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
日常饮食少糖、低脂,防脂肪肝
肝脏最怕“三高”:高油、高糖、高热量,轻则脂肪肝,重则肝炎、癌变
写在最后肝癌并非洪水猛兽,但它确实是“防不胜防”的,如果我们对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毫无警觉,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也可能成为推倒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趁现在还不晚,打开厨房、翻翻储物间,把那些“该扔的东西”清理干净,你的肝脏,会感谢你今天的决定。
参考资料: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肝癌现状报告. 2023年发布
[2]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2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中西医结合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