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梁朝伟、刘嘉玲夫妇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景甜、陈紫涵等众多明星都曾遭遇电商平台商家盗用肖像、姓名进行商业营销的困扰。而普通消费者同样深陷侵权漩涡——山寨商品盗用品牌商标,“原创设计”实为剽窃,虚假宣传屡禁不止。这些乱象可能引发消费信任危机,并侵蚀电商生态,
刘湘婷(湖南科技学院)
近日,演员刘嘉玲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喊话淘宝、天猫平台,称其丈夫梁朝伟遭商家冒用肖像宣传产品,要求平台介入处理。喊话博文一经发出,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而梁朝伟、刘嘉玲夫妇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景甜、陈紫涵等众多明星都曾遭遇电商平台商家盗用肖像、姓名进行商业营销的困扰。而普通消费者同样深陷侵权漩涡——山寨商品盗用品牌商标,“原创设计”实为剽窃,虚假宣传屡禁不止。这些乱象可能引发消费信任危机,并侵蚀电商生态,电商平台侵权乱象亟待根治。
侵权现象不断,电商平台难辞其咎。电商平台常以“技术中立”“审核难度大”为由辩解,但法律早已明确其责任。《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然而,现实中部分平台在审核商家资质和商品信息时存在漏洞。以刘嘉玲维权事件为例,涉事店铺在未获得梁朝伟授权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其肖像进行宣传,平台却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淘宝曾推出的“AI识别侵权图”系统,上线仅数月便失效,也暴露出平台在技术防控方面的不足。此外,平台在处理侵权投诉时,往往存在拖延、推诿等问题,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
根治电商平台侵权乱象,需要政府、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侵权行为的处罚标准,让侵权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例如,公安机关可以通过“大数据情报导侦”模式,主动深挖案件线索,全链条打击犯罪网络。
平台则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商家资质审核和商品信息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监测和处置力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下架侵权商品。同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让消费者维权更便捷。
商家应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杜绝侵权行为。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当然,消费者也应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在购买商品时,保持警惕,不轻信“明星同款”“低价促销”等虚假宣传。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及时向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刘嘉玲的喊话不应止于个案的解决,更应成为电商平台治理升级的催化剂。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既是商业创新的推动者,也应是秩序维护的守门人。唯有将知识产权保护内化为平台发展的核心逻辑,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让创新者收获价值。这不仅是商业伦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平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