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表示,这种反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糖化反应”不仅会加速皮肤老化,让脸变得暗沉、松弛,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她表示:“想要从源头上减少糖化反应,日常就得少吃糖、
“第一批爱吃奶皮子糖葫芦
的‘受害者’出现了
这是吃成了‘糖化脸’?”
11月5日
相关话题冲上
热搜第一
据报道,11月4日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
自己最近彻底迷上了
奶皮子糖葫芦
每天下班都得买几串解馋
吃了一段时间后
她发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差
去医院检查才知道
原来是糖分摄入超标引发了
皮肤糖化反应
糖化脸前后对比。来源:新闻报道画面
对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表示,这种反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糖化反应”不仅会加速皮肤老化,让脸变得暗沉、松弛,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她表示:“想要从源头上减少糖化反应,日常就得少吃糖、少放盐、少摄入脂肪,尤其要严格控制糖和油的量。”
01
什么是“糖化反应”?
糖化(Glycation)反应,最初是被1912年法国化学家 Maillard(美拉德) 用于描述食物加热过程中的褐变现象,所以也叫美拉德反应。
后续的研究发现,这种化学反应同样存在人体活动中,而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糖尿病并发症;近年来还发现糖化与皮肤衰老(Skin Aging)有关。
简单来说,糖化就是糖类分子和蛋白质或脂类分子,在不需要酶的情况下,发生一连串反应,生成一种叫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的物质。就像未经密封的白糖会结块一样,糖分子会让体内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变得僵硬。
糖化反应模式图(图源:卓正科普)
糖化反应本身并不可怕,但是糖化反应的终产物——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确实是对人体是有不良影响的,所以“抗糖化”,实际抗的是AGEs!
●正常情况:少量AGEs可被身体代谢清除,对健康影响极小。
●异常情况:长期高糖饮食、血糖控制不佳时,AGEs会在全身组织器官堆积,引发慢性损伤——皮肤问题只是最直观的表现,真正的风险藏在身体内部。
02
不止“毁脸”:糖化反应对代谢的全面冲击
1. 引发胰岛素抵抗
AGEs会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让身体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久而久之形成胰岛素抵抗。这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环节,也是2型糖尿病、代谢相关性脂肪肝、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诱因。
2. 影响心血管健康
AGEs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它还会引发炎症反应,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体内AGEs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越高。
3. 破坏肾脏功能
肾脏是代谢废物排出的重要器官,而AGEs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微量白蛋白尿,长期发展可能引发糖尿病肾病,甚至进展为尿毒症。
4. 破坏骨骼健康
AGEs会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代谢,导致骨密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尤其对中老年人危害更明显。
03
抗糖=戒糖?
警惕糖化反应,并不是不让我们吃糖。
首先对于并未患有糖尿病的大多数人来说,血糖水平是相对恒定的,即便是餐后血糖水平的短暂升高波动,糖也并不一定会直接输送到皮肤组织。
其次,在饮食中我们是做不到完全“戒糖”的,葡萄糖、淀粉、果糖等等碳水化合物摄入人体后,经过转化都能参与到胶原糖化的过程中,而这些碳水化合物并非只有奶茶、糖果、甜点中含有,即便只吃大米、水果、蔬菜也含有大量的糖类,所以“戒糖”其实是伪概念。
当然,我们的日常饮食仍应该营养合理均衡,保证蔬果、谷类、豆类及蛋白等食物的均衡摄入。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建议并非出于通过“戒糖”抗衰老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糖作为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物质,能带来愉悦的享受,当身体能量供给受限时,能快速让人恢复体力,维持血糖稳定。
因此,生活中科学、合理地摄入糖分才是关键。
学会看食物成分表
我国法规要求,所有食品包装上都标注营养成分表,公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以及这些营养素占每日参考量的百分比。
一般营养成分表都以100克或者100毫升为单位,可以根据食用的总量轻松计算摄入的能量和含糖量,来控制摄入量。
可用甜味剂代糖
目前市面上有诸多零卡糖、低糖食物,主要是用糖醇类代糖,既可以赋予食物和糖一样的甜味,又能控制热量,是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等人群的好选择。
选择低糖小包装
现在很多商家不仅推出低糖食品,还推出了小包装的产品,这是嘴馋时过瘾的好选择。
要警惕“零卡”带来的错觉,一些消费者可能因零糖、低卡食品或饮料的热量相对较低,便忽视控制摄入量,最后反而吃得更多,额外增加能量摄入。
警惕“藏糖大户”
有很多尝起来不太甜、名字也听不出“甜味”的食物,可能是意想不到的藏糖大户。比如浓缩果汁、速冲糊粉、三合一咖啡、能量棒、山楂零食等。
如果配料表中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结晶果糖、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的位置很靠前,说明是隐形的含糖大户,尽量少买。
04
“抗糖化”的重点
严格防晒
紫外线是造成皮肤衰老(光老化)的最大元凶,皮肤胶原糖化亦是如此。防晒是目前最有效且可行的抗糖化手段。
充足睡眠、戒烟
吸烟和睡眠不足会加速皮肤衰老。从今天开始,试着戒烟,并且早点休息吧~
健康均衡的饮食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日常的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即可。没有必要出于抗衰老的目的进行“抗糖饮食”、“戒糖饮食”。
目前没有证据抗糖化产品有效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糖丸、抗糖饮、抗糖面膜等抗糖化产品,有“智商税”的嫌疑,并没有“抗糖”作用,国内外也并无任何一种抗糖化药品上市。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生命时报、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来源: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