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我们冬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中容易出现严重的症状,包括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但一般人群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就类似普通感冒,症状不重,大家不必过度担心。接种当季流感疫苗是预…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于11月10日
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近期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分析和健康风险提示
现在已经进入初冬,受气温下降、病媒生物活跃程度降低等因素影响,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目前,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正在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也处于多发季节,学校、托育机构等重点场所存在聚集性疫情风险;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有境外输入风险,南方部分省份仍有本地传播风险。
入冬后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进一步增大,室内活动增多,空气流动性减弱,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流行的风险持续增加,全国多地已经发布健康风险提示。提醒大家:天寒多添衣,室内常通风,充足睡眠多锻炼,保持卫生勤洗手。同时,也建议大家要及时接种流感等疫苗,特别是家里的“一老一小”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在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加强个人防护。
1
今年秋冬季我国流感的高峰期预计出现在什么时间?不同地区的流感流行情况有哪些具体差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王大燕:
监测数据显示,往年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11月,个别年度也有9月份开始,流行高峰的时间一般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依托中国流感监测系统,疾控部门对各地流感活动实时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当前我国总体流感活动属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
目前,全国流感总体处于中流行水平,各省份流行强度有所区别,有23个省份处于中流行水平,其他省份处于低流行水平,大致来看,南方省份流感活动高于北方。本次流行季前期将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流行,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不同型别和亚型在各地区的比例会有所不同,仍为季节性流行水平,流行强度近期还将进一步上升。
2
近期,一些婴儿和老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出现重症,请问公众应该如何预防?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就医?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杨汀: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我们冬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中容易出现严重的症状,包括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但一般人群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就类似普通感冒,症状不重,大家不必过度担心。有一些情况需要我们关注,比如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等意识改变、逐渐加重的气短、呼吸困难,以及出现一些体征改变,比如患者吸气时出现了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的向下凹陷,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凹征,或者患者出现口唇发绀,或者在不吸氧的情况下,指脉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小于93%。这些情况都提示患者需要及时就诊,防止重症的发生。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预防和一般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预防措施类似。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注意不要用手碰口鼻;在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节或者流行季节,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外出,建议佩戴口罩;注意避免家庭或者社区的传播。
3
有公众认为,流感病毒是不断变异的,就算打了疫苗也可能得,所以打疫苗没有用。请问是这样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王大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但流感疫苗每年是会相应更新的。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依据全球范围内监测到的流感毒株,分别为南半球、北半球推荐流感疫苗株,用于流感疫苗生产。接种当季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学生等群体发生流感聚集性疫情风险。最近,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大家可以看到,跟去年流感疫苗相比,其中的H3N2亚型流感疫苗株已经更新。个别情况下,因为个体差异,有些人接种流感疫苗后还会感染流感,不过症状会减轻,因为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减轻症状,减少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从疫苗匹配性来看,目前甲型H3N2亚型的匹配性比前几年进一步提高,甲型H1N1和乙型的匹配性更高,与疫苗株抗原性类似的流行株的比例超过95%。
4
很多人认为流感是重感冒,扛一扛就过去了,是否正确?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用药方面有什么区别?患者是否可以自行检测、用药?流感是否有特效药?不同人群有什么用药禁忌需要注意?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杨汀:
流感和普通感冒是两种疾病,流感是有传染性且会导致严重疾病负担的一种疾病。流感一般是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一般临床表现包括38摄氏度以上的发热、头疼、肌肉酸痛、乏力等比较重的全身症状。目前临床上是采集咽拭子检测流感病毒的抗原或者是核酸,一般15分钟到1小时就能检测完成,相对比较快捷。对于一些人群,比如老年人、5岁以下的婴幼儿、慢性基础疾病人群和孕产妇,需要重点关注,要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诊。一旦确诊流感,建议这类人群要遵医嘱尽早口服抗病毒药物,减少重症发生,也减少家庭和学校的聚集性传播。近几年流感病毒种类越来越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普通感冒往往是由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主要表现是38摄氏度以下的发热,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全身症状比较轻,一般不会引起重症,给予对症治疗就能改善症状。
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因为想快速控制症状或者降低体温就过度过量使用退烧药,特别是不要同时使用退烧药和含相同退热成分的感冒药,比如一些感冒药里都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一般的发热推荐首选物理降温,包括使用冰袋或者温水擦浴,如果超过38.5摄氏度以上的发热,或者出现了比较重的全身症状,可以用药物来退热。如果用药后患者仍然出现反复发热、精神萎靡、呼吸道症状逐渐恶化等情况,建议大家及时就诊。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