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亨特的使命已接近完成。监测系统显示,引力波发射天线的主体,那根不到十纳米粗、却贯穿一千五百米舰体的简并态振动弦即将到达它的半衰期,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振动弦的密度将降低到正常发射引力波的底线之下,天线将完全失效。到时,“万有引力”号不再是对两个世界都具
三体粉吹捧刘慈欣的《三体》是硬科幻,连科学都不认,只认刘慈欣的伪科幻,跪舔到了无耻的地步,那我们就来看看这所谓的硬科幻是有多么伪科幻。
刘慈欣在“万有引力”号追击“蓝色空间”号这段情节中的这么写道:
现在,亨特的使命已接近完成。监测系统显示,引力波发射天线的主体,那根不到十纳米粗、却贯穿一千五百米舰体的简并态振动弦即将到达它的半衰期,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振动弦的密度将降低到正常发射引力波的底线之下,天线将完全失效。到时,“万有引力”号不再是对两个世界都具有致命威胁的引力波广播台,将变成一艘普通的星际飞船,亨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那时,他将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很好奇自己面对的是敬佩还是谴责,不管怎样,他将停止服用那种蓝药片,脑血管凝血障碍将消失,他会进入冬眠,醒来后在地球上的新纪元度过自己的余生。不过冬眠要在见到玲子之后,反正也快了。
刘慈欣编造引力波天线是“一根不到十纳米粗、却贯穿一千五百米舰体的简并态振动弦”,并具有“五十年半衰期”。
如中子星物质的简并态物质,需要极端的引力压力来维持其状态。在飞船的常规环境下,这类物质无法稳定存在,会迅速爆炸性衰变,所谓“半衰期五十年”在物理上不可能实现。
人类能探测到的引力波均来自黑洞合并、中子星碰撞等极端天体事件。要主动发射能被星际距离接收的、携带信息的引力波,所需能量和技術是一个飞船天线根本无法企及的。
刘慈欣不懂科学却喜欢炫自己的科学无知。
刘慈欣还描写道:
接着放高速摄影,十几秒钟的过程全放完需要很长时间,只选择最后一段,大家看到了从摄影镜头前方掠过的水滴,在群星背景前像一颗黯淡的流星一闪而过。然后影像重放,当水滴运动至画面正中时定格,然后逐级放大,直至水滴占据了大半个画面。半个世纪的编队航行令他们对水滴十分熟悉,也使得眼前的情景更令他们震惊:画面中的水滴形状依旧,但表面不再是绝对光滑的镜面,而是呈现晦暗的黄铜色,看上去好像锈迹斑斑,仿佛一个巫师维持青春的巫术突然失效,三个世纪的太空岁月留下的痕迹一下子全部显现出来,它不再是一个亮晶晶的精灵,变成了一枚飘浮在太空中的旧炮弹。近年来,与地球的通信使他们了解了强互作用力材料的一些基本原理,知道水滴的表面处于一种由内部装置产生的力场中,这种力场能够抵消粒子间的电磁力,使强互作用力溢出,如果力场消失,强互作用力材料就变成了一块普通的金属。
水滴死了。
刘慈欣描写水滴表面从“绝对光滑的镜面”变成“晦暗的黄铜色”,原因是“内部产生的力场消失”,从而变成“一块普通的金属”。
“强相互作用力材料”本身是刘慈欣想象中的材料,其力场消失导致性质剧变的“失效”机制是完全虚构的物理过程,缺乏任何已知科学理论的支持。
说白了,刘慈欣是用连九漏鱼都不如的三体粉不懂的科学名词加以包装,实际上都是伪科学的玄幻东西。
水滴的“死亡”是为服务剧情,让“蓝色空间”号能够捕获它,这种纯粹胡编乱造的“剧情杀”,其科学解释属于空想。
刘慈欣编造亨特作为唯一潜伏者,任务是单点监控整个世纪,并在危机时用手表上的按钮触发“烧熔弹”摧毁广播系统。
刘慈欣将关乎两个文明命运的终极威慑系统的“保险”,寄托于一个潜伏百年的个体的生理存活(不病死、不猝死)、心理稳定(不崩溃、不叛变) 和能否及时按下按钮上,是极其幼稚和不可靠的系统设计 。任何理性的文明都会设计多重备份、多人制约、或基于明确指标的自动触发机制。
让一个人保持清醒和专注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执行一个可能永不触发的任务,这严重违背了人事管理和系统工程学常识,人的生理心理都无法承受。
为了塑造悲情英雄和制造个人决断的戏剧张力,严重牺牲了战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这就是三体粉嘴里鼓吹的伟大科幻作品?
黑暗森林法则建立在“文明无法超光速探测和攻击”的基础上,但“智子”这种能超光速瞬时通信、微观侦查的神级技术存在,这明显就是反科学的玄幻,完全就是漏洞百出的小说。
如果高等文明能轻易制造智子进行实时监控,宇宙更可能是一个被高等文明完全监控的“养殖场”,而非“黑暗森林”,文明间难以发现和沟通的前提被动摇篮。
歌者文明能发射二向箔,却没有用类似智子的技术建立银河系监控网,需要靠叶文洁的广播才发现地球,在逻辑上根本就不能自洽。
刘慈欣编造“蓝色空间”号用一艘小型穿梭机就能“推着”水滴改变航向并减速,船员还能近距离研究。
水滴在之前被描述为无法理解的神级武器,“蓝色空间”号在短时间内掌握其弱点并实现捕获,缺乏足够的技术铺垫和合理解释,纯粹就是为了为反转而反转。
即使水滴“死亡”,其惯性依然巨大。一艘小型穿梭机能否有效推动并控制它?刘慈欣是连初中物理都不懂吗?
刘慈欣编造亨特通过智子监控长期“凝视”玲子,产生情感寄托,但这样的情节对于整个故事有什么毛关系呢?这就是所谓的伟大的科幻作品吗?
在亨特和舰长先后按下销毁按钮时,均显示“销毁模块已被拆除”。这样的安排如此巧合吗?目的是为了确保引力波广播能被后续发射而设置的强制性情节关卡,人为制造悬念的痕迹太过明显,这种味同嚼蜡的小说,如何被三体粉舔得津津有味呢?
当然如果三体粉和刘慈欣都是香蕉时,又都是连九漏鱼都不如时,这样的跪舔就成了惺惺相惜。
来源:百科阅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