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兰溪市赤溪街道柳塘村的兰江蟹养殖基地,蟹农孙崇康忙着捕捞、挑选、称重和打包。一旁的快递车辆忙着装车,准备将这批生鲜货品及时发往全国各地。
近日,在兰溪市赤溪街道柳塘村的兰江蟹养殖基地,蟹农孙崇康忙着捕捞、挑选、称重和打包。一旁的快递车辆忙着装车,准备将这批生鲜货品及时发往全国各地。
“这260亩蟹塘,今年亩产预计能有150公斤。”孙崇康擦去额角汗珠,眼里的笑意藏不住。他指着塘边的自动增氧泵和水质检测仪,语气里满是认可:“自从配上这些智能物联网设备,养殖轻松多了,效率和产量都往上走,现在每天稳定卖出500公斤。”
兰江的秋日馈赠,不止于蟹的鲜香,也在于糖的甘甜。走进女埠街道汇潭村汇小甜共富工坊,新鲜甘蔗经清洗、压榨、熬煮,转眼变成金黄的红糖;隔壁直播间里,主播举起裹满琥珀色糖衣的麻花,向观众展示,那浓郁的甜香仿佛能穿透屏幕。
汇潭村党支部书记邵建新介绍,近年来,村里通过举办“甘蔗节”、建设甘蔗加工车间等,全村3000多亩甘蔗田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其中红糖等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带动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
从水里游的兰江蟹,到土里长的汇潭甘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浙江省传统农业大市,兰溪目前有“兰江蟹”“汇潭甘蔗”“兰溪杨梅”“兰溪枇杷”“兰溪小萝卜”“兰溪毛峰”等6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这些农特产品直接带动全市2.3万户农户增收,拉动二、三产业产值近23亿元。
手握多张“地标金名片”
如何将其转化为
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兰溪的答案是
以党建联建为引领
通过系统性的产业化运营
为传统农产品注入新的活力
为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兰溪近年来创新以党建联建机制为纽带,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在产业集聚区,由联建党组织牵头设立乡村运营中心,提供从包装到品牌的全流程服务。同时,通过举办农事节庆、携手物流企业、拓展专卖渠道,系统打通从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以兰溪杨梅为例,在片区党委的协调下,通过统一品质标准、升级加工工艺、研发系列产品,预计今年一产产值将达5.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显著。
来源丨兰江导报
来源:兰溪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