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已通过全球大型三期临床试验验证,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其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及轻度痴呆)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延缓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衰退达27%-35%。此次本地首例相关前…
近日,本溪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第二病区医护团队顺利完成本溪市首例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DMT),这一医疗实践的开展,标志着本地在认知障碍疾病精准治疗领域的探索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了更多规范化治疗选择。
01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这些知识需了解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的原因,属于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核心病理特征为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进而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和功能丧失,临床表现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行为改变等,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推进,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数据,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占全球总数近30%,疾病防控与诊疗需求迫切。
02
前沿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仑卡奈单抗作为获批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药物,属于单克隆抗体类疾病修饰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结合大脑中Aβ可溶性原纤维,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作用清除Aβ斑块,从病理层面干预疾病进程。
该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已通过全球大型三期临床试验验证,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其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及轻度痴呆)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延缓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衰退达27%-35%。
03
临床实践案例:为患者带来规范化治疗新体验
今年72岁的王阿姨就是此次前沿药物临床应用的受益者。王阿姨平素身体健康,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下降,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后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认知能力评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为进一步巩固治疗,本溪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第二病区医护团队对王阿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综合评估,在充分沟通并征得家属同意后,为其实施了仑卡奈单抗注射液序贯治疗。静脉输注期间,医护人员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治疗反应,确保治疗安全。输注过程顺利完成,王阿姨未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后续将继续完成序贯治疗及规范化随访评估。
04
早筛早诊是干预关键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核心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医学专家提示,若出现持续记忆力减退(尤其近事遗忘)、规划判断能力下降、语言表达困难或性格情绪明显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具备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评估、量表检测、影像学检查及生物标志物筛查等专业评估。
规范的早期干预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05
医院专科建设与服务方向
本溪市中心医院为辽宁省认知障碍疾病诊疗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协作联盟成员单位,神经内科第二病区近年来持续推进认知障碍疾病亚专科建设,是医院聚焦脑健康服务的重要学科布局。
科室严格遵循医疗卫生行业规范,组织多名医护人员参与国家卫健委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牵头的多项认知领域科研课题,通过学术交流与科研实践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此次本地首例相关前沿药物的临床规范应用,是科室在认知障碍疾病诊疗领域的一次实践探索,开启了我市阿尔茨海默病从传统对症支持治疗迈向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篇章。神经内科第二病区宋程光主任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早筛早诊、精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认知中心建设,深耕认知领域人才培养,持续推动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把早期筛查与诊断工作落到实处,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患者能够及时接触到前沿疗法、从中获益,切实为守护本溪市民的脑健康贡献专业力量。”
未来,医院将持续聚焦认知障碍疾病诊疗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开展诊疗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重要提示
1.本文信息仅为健康科普与医疗进展分享,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或药物推广。
2.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结合患者个体病情、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后规范应用。
3.如有相关健康疑问,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医师。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