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届浙江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暨2025年浙江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近日在浙江杭州举办。陈鸳鸳获得浙里新农师一等奖,她扎根湖州乡村6年,创新提出“乡村运营十部曲”,推动了港廊古村落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温州“无人机飞防达人”彭兆宁获得浙里粮匠一等奖,他熟练操
第二届浙江现代“新农人”技能比武暨2025年浙江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近日在浙江杭州举办。陈鸳鸳获得浙里新农师一等奖,她扎根湖州乡村6年,创新提出“乡村运营十部曲”,推动了港廊古村落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温州“无人机飞防达人”彭兆宁获得浙里粮匠一等奖,他熟练操控智慧农机开展精准植保服务,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来自义乌的“乡村CEO”江亚捷获得“千万工程”讲解员一等奖,她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推动所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70万元增长至270万元……一批有知识、有活力、有情怀的青年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用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年”的深刻内涵。
在浙江,乡村已然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现代“新农人”的集体亮相为浙江乡村人才振兴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大赛紧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构建了“竞赛+比武”双轨并行的技能展示体系。其中,竞赛板块聚焦浙江农业核心技术岗位,设置农机修理工、动物检疫检验员、茶叶加工工(绿茶)、农作物植保员、家畜繁殖员、种子质量检验员、中药材种植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8个专业竞赛项目;比武板块则精准对接农村新业态、新场景,涵盖土特产直播带货达人、“千万工程”讲解员、村咖大师、农民画师、浙里新农师、浙里粮匠6个特色项目,全方位展现“新农人”多元技能素养。
展区现场
赛事内容深度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既保留中药材种植、家畜繁殖、茶叶加工等传统农业技艺比拼,传承千年农耕文明精髓;又紧跟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浪潮,设置土特产直播带货、村咖大师等项目,助力乡村产业迭代升级。其中,村咖大师比武创新探索“咖啡+自然+土特产+民宿”融合经营模式,打造出了一批乡村消费新场景,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资源,实现了“1+1>2”的产业叠加效应。
据悉,自今年4月省赛启动以来,各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省累计举办各类技能比武赛事800余场,市级以上预选赛86场,吸引4000余名选手以技争锋、奋勇争先,参赛规模较首届增长近三分之一,覆盖范围、赛项丰富度均创历年新高。
此次大赛青年参与度更高,“90后”参赛选手占比超60%,最年轻的只有21岁;培育机制更优,以“全链条”体系护航人才成长。大赛深度衔接浙江乡村人才培育政策体系,成为“1111”乡村人才矩阵(千名“浙农英才”、万名“头雁”、十万农创客、百万现代“新农人”)建设的重要实践。一方面,赛事与“浙农人”数字化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培训项目全流程监管,做到技能成长“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价”;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培你成长”计划,构建“培训—就业—创业”一体衔接的闭环培育模式,为现代“新农人”提供全周期支持。
为让赛事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闭幕式现场设置了“技能技艺展示区”“乡村CEO展区”“‘头雁’臻品展销区”“农家特色小吃展区”四大展区,展示单位(团队)约100家(400人),展示项目(产品)约500项(种),集中呈现竞赛成果、培训成效与产业发展亮点。其中,“‘头雁’臻品展销区”汇集全省现代“新农人”培育的优质农产品;“技能技艺展示区”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新茶饮调制、竹编手工等课程,为广大市民提供贴近农业生产、触摸乡土技艺、感知“新农人”匠心的沉浸式体验。
各个展区中,浙江“头雁”人气十足。在“‘头雁’臻品展销区”,象山桔之香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顾莹一边热情介绍自家产品,一边麻利地为顾客称重,“‘红美人’现在刚上市,水分足,口感甜中带酸。”果香四溢的展位前,不少顾客品尝后连连称赞,一位顾客还主动请教起种植技巧:“我家也种了两棵‘红美人’,怎么防治落果?”顾莹笑着掏出手机,“加个微信吧,您每周发照片来,我帮您看看。”亲切的互动,瞬间拉近了“田间”与“舌尖”的距离。
作为象山“红美人”柑橘产业的“领头雁”,顾莹的家庭农场于2001年率先引种这一品种。20多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指导帮扶下,他们不断优化栽培技术,培育出在外观、口感、糖度、化渣性等方面表现卓越的象山“红美人”。如今,农场柑橘种植面积已达550亩。“我们不仅专注自身发展,更希望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顾莹表示,农场持续为周边农户送去种苗、传授技术,还积极帮助农户销售,希望让更多人尝到象山“红美人”的“共富甜头”。
“这款独立包装的苹果十分畅销,尤其受年轻人喜爱。”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副镇长王冲笑着介绍,“我们依托镇内巴格其村民俗风情街资源,将杭州‘千万工程’经验与电商优势融入边疆农业,推行生态种植,同时牵头组建6人‘新农人’直播团队,打造专业化乡村振兴直播基地,通过‘走出去研学+请进来授课’模式培育数字技能人才。”
王冲牵头打造的“村里来了新农人”特色品牌,以“时令农产品专场+民俗文化体验”为核心,构建起“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立体矩阵。“目前,已带动40余户果农建立稳定供货体系,将冰糖心苹果、鲜榨果汁、苹果干等特色产品销往了各地,让6.5万亩核心产区果品通过展销直连市场,线上订单超3000单,助力当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了40万元。”王冲补充道。
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的举办,不仅是对浙江农业技能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现代“新农人”助力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浙江将青年入乡和现代“新农人”培育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通过出台支持青年入乡发展意见并纳入《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立法条款、制定《现代“新农人”通用要求》省级地方标准、推动87个涉农县(市、区)出台专项政策,以制度保障激发人才活力;通过打造“实践站点+共富基地+农创园”硬件平台与“技能竞赛+创业大赛”软件舞台,为人才成长搭建多元通道,以优质生态留住人才。2026年,浙江将再培育“乡村CEO”300人、“头雁”2000人、省级高素质农民2700人。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
